三十四、針鋒相對(1 / 2)

當李明鍇來到聶漢騫辦公室的時候,發現黃克強也已經在裡麵了。“明鍇,你怎麼看?”看見李明鍇來了,聶漢騫遞過來一份報紙,李明鍇掃了一眼,是剛才於海波給他看的那一份。

“您問的是鐵血和奧迪利合並的事?”得益於前世的經驗,雖然這個時空有了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李明鍇每每在大勢方麵展現出鬼魅般的洞察力,所以這幾年聶漢騫和黃克強都已經習慣在重大戰略方向的判斷上傾聽李明鍇的意見了。

“意料之中吧。”李明鍇很自然地說道,“兩國本來就同文同種,甚至鐵血國的新任首相就是奧迪利人,而且他鼓吹的那些民族主義觀點,在奧迪利也非常有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兩國合並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你覺得鐵血國下一步會是什麼樣子?”聶漢騫接著問道。

“下一步......”李明鍇回憶了一下曆史,“當然是搞遠交近攻那一套,把周邊的那些當年戰爭結束後反東煌聯盟扶持起來的小國吞並了,積蓄力量,最終給雄雞國致命一擊,稱霸歐洲。”

“遠交近攻?”黃克強疑惑道,“為什麼你認為皇家和雄雞國不會對鐵血國的動作作出激烈反應呢?”

“蘇洵的《六國論》裡麵不是把這個事情說的很清楚了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現在的皇家和雄雞不就和六國一樣,他們各懷鬼胎,都不願和直接鐵血開戰,對他們來說,如果犧牲一點小國的利益,換來和平,他們可不在乎那些小國的利益。”李明鍇解釋道。“他們現在就盤算著篡唆鐵血國去對付紅色巨熊呢。”

“的確有點道理。”黃克強點點頭。

“但是作為昔日的盟友,如果鐵血國在歐洲掀起戰爭,帝國不是也會被跟著卷進去嗎?”聶漢騫想到一個更麻煩的事情。

“這個就不好說了,”對這種前世沒有發生過的事情,李明鍇也無法判斷,“還得看內閣的決策,不過歐洲離我們很遠,我們先隔岸觀火倒也不是不行的。”

“說起來,我更擔心的是白鷹。”李明鍇話題一轉。“他不會讓帝國坐收歐洲內亂的漁利的。”

聶、黃兩人點了點頭,所謂的兩國必有一戰的說法,不管是在東煌還是白鷹國內,都對這句話頗為認同的。

接下來歐洲的發展,基本上和李明鍇前世知道的曆史類似,一年後的5月,就在李明鍇和聶明玉走入婚禮殿堂的一個月後,鐵血國吞並了捷克,而皇家和雄雞國也果然如同曆史一樣除了一堆外交辭令的譴責之外,並無任何實質上的表示。

半年後,鐵血國入侵波南,迫於與波南簽訂的防禦同盟條約,皇家和雄雞國對鐵血國宣戰,但是兩國除了派遣30軍隊入駐馬其諾防線外,再無其他表示,這種情況被媒體嘲諷為“靜坐戰”。

而作為對皇家和雄雞國的傳統盟友,白鷹一如既往地沒有直接宣戰,而且以所謂譴責不義的戰爭為由,宣布斷絕對鐵血國的戰爭物資的供應。而帝國這邊,則是明麵上一副兩不相幫的架勢,實際上則繼續通過陸路為鐵血國提供諸如鎢礦、豬鬃之類的物資。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