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秀紅心情複雜的看著羅峰離開,換做以前,羅峰是斷然不可能說出替彆人考慮的話的,現在真不一樣了。
回到家後的羅峰開始思索當下的時代背景
,母親的重病,劉二柱和王大虎的報複,都是當務之急要解決的事情,而這一切都需要錢。
雖然羅峰腦海中有很多致富的想法,但能適用於眼下的並不多,一個是做生意的本錢,另一個就是必須符合當下的政策條件。
現在是剛改革開放沒幾年,人民公社剛剛解體,所有人依然以捧著鐵飯碗為榮,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和編製,基本上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儘管政策鼓勵大家積極去創業,但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大部分人的思想頑固,敢嘗試的沒幾個。
而經營模式,也僅存於供銷社的鏈接,農民收獲的農產品隻能通過賣給供銷社換錢,沒有其他路子。
當下做生意局限性非常大,但羅峰很清楚82年9月份,上麵會下發正式文件,允許普通人經營買賣,這才成就了最開始一批吃螃蟹的人。
思索了良久後,羅峰有了主意,自己沒啥本錢,肯定得先從小生意入手,積累一些原始資本。
而眼下最適合自己的,則是擺攤。
他打算從村裡弄一些菜,做成涼菜,也就是涼拚,去縣裡的一些國營廠門口去售賣。
如今物資匱乏,無論是吃穿用都沒有太多的選擇,更多的人喜歡在下班後喝點小酒,也隻能用花生米下酒。
他前世在晉南出差的時候,無意間吃到了那邊的涼拚,遠比其他地方的好吃,當時還專門請教了一個老師傅,掌握了訣竅,後來想
吃涼菜了都是自己做。
沒想到,這居然會成為自己發家致富的第一塊試金石。
說乾就乾,蔬菜在農村本就不缺,包括他們家那三畝地,也被蘇秀紅種了很多菜,當然並不是奔著掙錢去的,都是自己吃。
羅峰拎著菜籃,采摘了黃瓜茄子豆角等應季蔬菜,還厚著臉皮找人弄了幾根蓮藕,最後到供銷社又買了點乾菜,比如腐竹之類的豆製品,還買了一個豬頭和一些鹵料。
這些一共花了五塊錢,也是家裡最後的積蓄,若是蘇秀紅在家,肯定不允許他這樣搞。
這也意味著,一旦生意失敗,他將沒有任何啟動資金,不過羅峰非常有信心,此舉必成功。
畢竟基本上大家都是自己買菜做飯,除了在飯店內,很少能吃到現成的,更彆提自己這經濟實惠的涼菜了。
鹵豬頭用了兩個小時,在此期間,羅峰早就把涼菜準備就緒,現在沒有太多的菜盤子,所有的菜,他都用塑料袋包著,分好類,足足十幾種。
處理完豬頭肉,羅峰將所有的菜放進一個竹筐內,然後借來一輛自行車,匆匆趕往縣城。
等到了縣城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六點多,正值下班高峰期。
他選了一個位置最好的地方,鋪上一層乾淨的塑料布,然後將涼菜一一呈現出來。
這種新奇的方式,很快吸引了很多人過來圍觀,畢竟這年頭敢這樣光明正大擺攤的人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