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進宮(2 / 2)

錦衣君上 冷布丁丁 4532 字 8個月前

兩人陷入深思,皇上輕撫他泛白的胡須,說起來,朱棣如今也年已六十,病痛纏身,卻仍是為國操勞,謝珩見此,不敢稍有鬆懈。

謝文忠最先為其效力,其次便是宋昭,謝珩比宋昭小了將近一旬。

皇上年輕時,時常喚謝文忠在側,與其商討政事,如今謝珩後來居上,現已全然代替了父親的地位。

“火器之事,可有眉目?”

“還未有。”

隻能說,張洲之死才有了些線索。

皇上隨後道:“嗯,這也才兩日,是朕擔心過重了。”

他嘴上這般說,可看向門口時,臉上稍遜色。

殿外的人還在跪著,皇上也拿他沒轍。

謝珩注意到他的視線,心中有了猜想:“皇上可是憂心李大人?”

“昨日宮門下鑰前他便跪在此處,堅稱李哲是冤枉的,如今案子在你手裡,等真相揭曉再說罷。”

皇上說完便向寶座台走去。

“皇上是覺得李大人跟隨皇上多年,儘職儘責,卻不想李哲竟涉身此案,若是依法處置,李哲難辭其咎,若是縱容包庇,又難以堵住悠悠之口。”

聽聞此言,皇上停下步子,回頭看向他。

“除了你父親,便是你最懂朕的心思了。”隻是沒想到到了這般年紀,還能多個兒子輩的知己,他索性就地而坐,“你說的不錯,朕現下也是進退維穀,左右拿不定主意。”

謝珩看似胸有成竹,這讓皇上也有些許著落:“皇上不必為難,待一切水落石出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隨你隨你。”他指向門口,實則是指向門外的人:“你去想辦法把李愛卿勸走,朕本就頭疼,瞧見他日日跪在殿外,朕的頭更疼了。”

臨走時,他又囑托道:“切莫忘了朕吩咐你的事。”

“臣不敢忘。”

晨日升起,李華坤跪地的影子被拉長。

金鑾殿外的承重柱也因這晨日拉出條條黑影,這柱子乃金絲楠木,柱身碩大,謝珩出來時,柱身將他的影子完全覆蓋。

李華坤一宿未眠,加上年事已高,如今腦子隻覺將要暈厥。

他突然意識到人,猛然睜眼,見是謝珩,連聲道:“謝大人,我兒是冤枉的,我兒是冤枉的。”

謝珩見他這般,心中猜想,許是他方才並未發覺他進殿,否則定會在他進殿時哀求。

他依舊跪著,謝珩見他同自己父輩的年紀,又聯想到初次見他時,出於敬重,便蹲下身來說話:“李大人,我朝律法嚴明,並非是您空口白牙道一句‘冤枉’便能將人救下來的,您與其在金鑾殿外跪著浪費時間,不如去為令郎尋得冤枉的證據。”

“……”

“您應該知道,錦衣衛向來隻看證據。”

此話一出,李華坤嘴裡不斷念叨:“對對對,我得去查證據,這樣才能救我兒出來,我得去查證據。”

“……”

謝珩不知他是否真的清醒,李華坤愛子心切,李哲又是獨子,若是失去了,恐是他永遠都無法彌補的痛處。

李華坤踉踉蹌蹌的起身,隻見他走路些許不穩,也許是膝蓋跪久了的緣故。

李全見了,上前一步: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