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隊伍渡過汶河,繼續向泰山進發。
黑龍攔路的詭異事件,在眾人心裡留下了一道陰影,封禪團隊氣氛變得很壓抑,皇家樂隊的聲音也變小了。
李隆基與王公大臣等當事者,一個個驚魂未定,不免心有餘悸,再也沒有那種遊山玩水的愉快心情了。
皇上嚴令不許議論此事,王公大臣緘口不言,禁軍護衛守口如瓶,對黑龍事件忌諱莫深。
然則,眾目睽睽之下,難堵悠悠眾口。
畢竟,當時汶河兩畔還有不少百姓親眼目睹黑龍出現,也親耳聽到了龍吟之聲。
隻不過,黑龍出現之後,河麵上大霧彌漫,除了天子樓船上的那些王公大臣和禁軍護衛,其他人都看不清楚,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人好奇不已。
後來,有人充分發揮想象力,編出各種各樣的奇異故事。
有人說,黑龍興風作浪,皇帝使用寶雕弓,射出一支金鈚箭,頓時金光萬道,把黑龍驚退了。
也有人說,天子過河驚動龍宮,黑龍現身討要過路費,皇帝慷慨解囊,賜予九龍珮,與黑龍義結金蘭,成為親人朋友。
甚至還有人說,王皇後新亡,屍骨未寒,皇帝背人倫,往泰山封禪,觸犯了天條。黑龍率領蝦兵蟹將,為王皇後討回公道,雙方在汶河中大打出手。黑龍王法力無邊,擊敗禁軍護衛,皇帝獻寶悔過,方能安全渡河。
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從此以後,唐王汶河遇黑龍故事,在民間出現各種各樣的版本,眾說紛紜,神乎其神,讓人津津樂道,成為茶餘飯後的最佳佐料。
可是,封禪途中發生異常情況,李隆基和那些王公大臣可高興不起來,總覺得有種不祥的征兆,不知前途是凶還是吉。
一路上,天子患得患失,大臣疑神疑鬼,眾人提心吊膽,生怕又要發生什麼凶象。
好在沿途平安無事,緊張兮兮的情緒,逐漸鬆懈了下來,大家臉上又出現了笑容。
隨著時間不斷流逝,轉眼就過去半個多月,泰山已然遙遙在望,令人滿懷期待。
這一天,豔陽高照,晴空萬裡,溫暖的陽光驅散了冬日的寒冷,帶來無限美好的時光。
封禪隊伍歡欣鼓舞,經過一個多月長途跋涉,終於抵達泰山腳下。
隻見,千峰百嶂,層巒疊翠,懸崖峭壁,瀑布飛流,形成一幅天然畫麵,猶如鬼斧神工造就,美不勝收,歎為觀止。
親眼見到天下第一山壯觀景象,讓人感覺震撼心靈,想要頂禮膜拜。
李隆基喜不自禁,來到帝王夢想之地,實現男人的終極夢想,是何等榮幸自豪,必然青史留名。
“眾位愛卿,吾等抵達岱嶽之際,陽光明媚,天高氣爽,由此可見,朕來泰山封禪,得到了上天認可。”
右丞相張說道:“陛下乃聖明之主,雄才偉略,勤政為民,造福天下蒼生,自會得到上天眷顧。”
光祿大夫徐堅道:“陛下一向明君正道,選賢任能,治國安邦,締造太平盛世,英明神武,堪比堯舜,故山神大開天門,恭迎封禪大典。”
其他大臣不甘落後,紛紛恭維皇上,極儘讚美之詞。
“愛卿過譽了,哈哈哈……”李隆基龍顏大悅,得到天地認可,又有百官讚譽,整個人飄飄然,忍不住開懷大笑。
突然間,狂風驟起,怪聲怒嚎,一時刮得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折旗裂帳,吹得人仰馬翻,連鑾駕上的寶蓋都吹斷了。
這陣怪風,實在來得太突然了,方才還是烈日當空,轉眼已是昏天黑地。
眾人無不駭然失色,一股恐懼的感覺油然而生。
李隆基笑聲嘎然而止,臉色變得陰沉如水,心裡有種挫敗感,難道我真的不該來封禪嗎?
張說連忙安慰道:“陛下不用著急,山區天氣變幻無常,這是風神前來迎駕,一會兒就過去了。”
李隆基沉默不語,呆呆地望著折斷的寶蓋,一顆心沉入低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