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隆基整頓內宮之後,有不少人跌了下去,也有很多人爬了上來。
一代新人換舊人。
有人喜歡有人憂。
那些當紅妃嬪悄然落幕,甚至連名字都抹去了,仿佛根本就沒有出現過。
從來隻見新人笑,世人哪聞舊人哭。
現如今,皇後位置高懸頭頂,讓後宮佳麗怦然心動,成為群芳努力奮鬥的目標。
眼下,當數趙麗妃、武惠妃、劉華妃,三妃最有希望摘得桂冠。
畢竟,後宮妃嬪也有品級製度,妃屬於正一品,嬪屬於正二品,想要越級提升,難上加難,幾無可能。
而武惠妃受到武賢妃連累,似有幫凶之嫌,皇帝故意冷落她,讓她自我反省一下,無形中落了下風。
劉華妃是皇長子李琮之母,立為皇後很有道理,朝堂呼聲較高。
趙麗妃是皇太子李瑛生母,立後更是合情合理,有很大的希望。
美中不足的是,趙麗妃出身卑微,原是潞州歌女,父親隻是一個樂工。
當年,李隆基出任潞州彆駕,在當地見到美麗動人、能歌善舞的趙氏,不禁相當喜愛,便納為側室,一直寵愛有加。
後來,趙氏生下了李瑛,是為李隆基次子。
因為皇長子李琮在一次狩獵時,被豽傷及麵部破相,有損皇家威嚴,不宜立為太子。
於是,開元三年正月,冊立次子李瑛為皇太子。
國家不可一日無君,六宮不可一日無主。
近期,朝堂上正在討論立後之事,各個政黨派係意見不一,後宮三妃各有支持者。
趙麗妃自不需說,太子生母,母憑子貴,朝中支持者最多。
劉華妃生了三個皇子,還有一位是大皇子,帝王之家長者為尊,也有不少支持者。
武惠妃出身高貴,目前是最得聖寵的妃子,那些善於揣摩聖意的王公大臣,正在不留餘力的支持她。
甚至還有一些大臣支持楊貴嬪、皇甫德儀、郭順儀、韋淑儀等,她們娘家有權有勢,也想努力爭取一下。
畢竟,嬪立皇後,曾有先例,當年武媚娘也是從一個昭儀,一躍變成皇後,甚至還成為一代女皇……
這是一場權利遊戲,各方勢力都在明爭暗鬥。
皇帝猶豫不決,立後茲事體大,不可操之過急,隻好從長計議。
這一日,宦官孫六散朝之後,來到上陽宮春華殿通風報信。
“趙麗妃,好消息啊!陛下今日上朝,大臣們又在議論立後,有很多人支持你,若無意外發生,你可能會榮升為皇後。”
“小六子,真的嗎?”
趙麗妃欣喜若狂,內心激動不已,仔細問了一下朝堂上議論情況。
果真如此,得到半數大臣支持,隨即重賞宦官孫六。
趙麗妃得到消息之後,越發注重儀容儀表,要成為六宮表率,時刻關注朝堂情況,要父兄拉攏權臣,務必鼎力支持。
她心知肚明,在這個關鍵時刻,千萬不能出現半點差池。
一旦成為皇後,輔助兒子登基,那就萬無一失了,榮華富貴享用不儘。
武惠妃悶悶不樂,最近諸事不順,心裡愁緒萬千。
姐姐死於非命,陛下對她冷淡,封後機會渺茫,就連新生的小女兒,也要跟她作對,見到她就哭哭唧唧,從不發一個笑臉,好像上輩子欠她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