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爺說笑了,世人敢向您直言,是因您在世人的眼裡是守護燕國的神,世人信奉神明,自是認為神明不會傷害他們。”這話可是宋時書的心裡話,也是燕國百姓的真實想法。
顧離沉默了下:“宋大人的意思?本王在你眼裡,也是神?”
這話可就問得有意思了。宋時書想了想:“是,小王爺在我心裡,也是燕國唯一的神明,我不過蜉蝣,心無大誌,可在神明麵前,也有自己所求,若是那晚我遇到的不是小王爺,我絕不會有所求。”
她今日能與顧離站在一處,是因為那晚出現的人正好就是他,可若是彆人呢!若是一個除了秦家以外的人,她隻怕隻會選擇逃跑,而不是上前。
“哦,”顧離“嘖”了聲,“也就是說,宋大人認為本王不會傷害你?”
“小王爺沒有傷害我的理由,將軍殺敵,從沒有殺無辜百姓的道理,臣亦是燕國子民,亦是小王爺守護的人之一,小王爺守護境北,不僅僅是為了境北百姓,也是為了整個燕國百姓。”宋時書並不確定顧離能懷著整個燕國,但他心中裝著境北,她偷偷瞧了顧離一眼,瞧著挺是受用?
宋時書可真佩服自己,急中生智,她都將顧離誇成這樣了,總該對自己多一份信任了吧!
不料,顧離笑了聲:“本王就當宋大人說的,是真心話。”
宋時書停下腳步,看著顧離的背影,什麼意思?還是不信?她連忙追了上去:“小王爺,臣可都是真心話,自見您以來,句句屬實,您可否回答臣剛才的問題?”
顧離晃了下腦袋:“本王不過與肅州刺史興趣相投。”
這也太敷衍了!興趣相投是真,可上官啟的態度絕不止如此。
出肅州刺史府的那段路還算好些,刺史府乃多年前工部所造,甚是牢固,可再向城東走遠些,便開始有房屋倒塌,大雪覆蓋,雪水融化成冰。
一個孩童走在路上滑倒,上官啟將之扶起。
道路兩旁全是不似京師繁華,街頭買賣早已無人,隻剩下努力建造房屋以及排著長隊領著糧食的百姓。
有郎君脫下身上外衣,為娘子蓋住身軀,這場雪災十年難遇,幾乎讓整個蘇州城不堪重負。
“宋侍郎,這裡就是肅州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方才你說,會有工部的人,不知幾時能到?”上官啟停在施粥的棚子前問。
宋時書想了下:“最多三日。”
上一世,他們一行差不多明日到肅州,這次有了那些刺客影響必是無法準時到達,不過他們發現顧離不在後,應當會有所收斂。
上官啟看向那些走路都費勁的百姓,因連日積雪,不少人都凍上了腿,又不能及時改善,以至於如此,他不禁哀歎:“肅州雖是要塞,卻因天災百姓疾苦,若是此次工部能為肅州百姓重造家園,日後也能多擋些災禍。”
這一點,宋時書還是能夠保證,他請來的那位工部同僚可是他千挑萬選從李珩那求來的,她離開肅州時,那位同僚仍未離去,親自請願留在肅州。
“使君不必憂心,肅州之難定會早日解決。”
“對了,”這時,上官啟向施粥的地方而去,並伸手指了為身著墨綠色衣衫的郎君,“那位是榮州趙氏的嫡子,趙偵,此次雪災恰巧也在肅州,自一開始便為百姓在此施粥。”
聽得上官啟的話,宋時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