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少卿請罪(六)(2 / 2)

“是啊,陛下,袁少卿說信上寫的是三年前九兒坡一戰,可刺客又為何此事將信送來京師?”

袁複白反駁道:“因為兩國修和,阿顏乞心中不甘這才送來意圖挑起我燕國內亂。”

“既已修和,又何來挑起我燕國內亂?”

袁複白不再理會,而是直麵李珩道:“陛下,臣不敢妄議兩國修和,但真相如何,想必天下臣民心中早已明了,無論如何,那印章已是板上釘釘,若說是構陷,那便請秦尚書拿出構陷的證據,若拿不出,便不能說是構陷。”

李珩此刻自是想將秦亥革職,但滿朝文武幾乎全都是秦家一黨,即便證據確鑿,也會有人說是構陷,隻有一人,可與秦亥抗衡。

他看向一旁滿臉不悅,卻始終未說話的顧離道:“顧卿,若是這信中內容為真,朕必是要給三萬忠魂一個交代,在場隻有顧卿親曆那場戰爭,不如顧卿說說,此事該如何定論?”

將此事交給顧離來論,無異於給秦亥判了死刑,而此事,又怎能讓秦家一黨滿意。

顧離放下手中酒杯,看不出來有多麼生氣,但他身旁之人卻是無一敢看他,仿佛他所在之地就是不能靠近,他道:“既有證據,自當徹查。”

這八個字一出,既未給秦亥賣國一事下定論,卻又未給秦亥其他可走的路。

秦家一黨陸續有人站出:“陛下,秦尚書為國為民有目共睹,若隻因一封信就如此懷疑,豈不寒了臣民的心,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

“……”

宋時書看著這一個又一個站出來的人,這些人從未有人想過秦亥勾結阿顏乞究竟意味著什麼。

袁複白再次道:“陛下,那印章已是證據確鑿啊。”

李珩看向底下所有人,秦亥在朝堂上的影響力這麼多年都還得如此,他一個皇帝,卻無人聽他一言,他看向角落的宋時書。

宋時書也自然收到李珩的目光,正要站出去時。

顧離先一步開口:“阿顏乞使團隻怕已入京師到了皇城門口,這場鬨劇應該早早結束。”

話音一落,貢熙從殿外走進:“陛下,阿顏乞使團已入皇城。”

說完,又默默退了出去。

袁複白借機道:“陛下,阿顏乞使團近在咫尺,無論如何,也該在阿顏乞使團來樞闐殿前請秦尚書離開,哪怕阿顏乞使團離開京師後,再議此事。”

宋時書是時候出去了,之所以要袁複白今日當堂揭發,就是因為後有阿顏乞使團,有光明正大的理由讓秦亥沒有機會反擊。

“陛下,不如請秦尚書先入刑部大牢,暫不定罪,等阿顏乞使團離開京師後再徹查此事,方不失公允。”這話已經給足了秦家一黨麵子,若還是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