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母還帶白雯參觀了一下庫房,基地的物資非常透明,種類也不多,官方搶救出來的以糧食為主,生活物資數量稀少,所以兌換價格昂貴。
逛了一圈,白雯見劉母還得抽空招呼自己,不想耽誤她們工作,就借口回去做飯,先離開了。
飯是要準備的,不過回去之前她還準備去看看“吃屎男孩”,看中午劉明亮那滿頭大汗的樣子,就知道基地課堂的環境不會太好。
繞了大半圈,教室就在返回彆墅不遠的地方。
是一個居民樓的一層,臨時改成了基地學校,桌椅板凳都是簡易的,甚至大部分人都是席地而坐。
書本和紙筆更是珍稀物品,大家隻能用樹枝在地上比劃著寫,加強記憶。
而前麵講課的劉明亮,手裡空空,牆上是一片用黑色漆塗出來的黑板,但粉筆十分珍貴,擦拭黑板又得需要水。
他隻舍得把一些重要的東西寫在上麵。
儘管如此,白雯隔著後麵的窗戶,依然能看出他在前麵講的十分認真,專注的模樣,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下麵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曾經家裡不差錢的孩子,每天坐著豪車上國際學校。
一場天災改變了大家的生活,他們也逐漸適應了現在的狀態,但仍保持童真,以及對知識的渴望。
這大概就是未來的希望吧,也是她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她沒有去打擾上課的劉明亮,將手裡的去味噴霧收回包裡,此刻他完全不在乎形象是何物,隻想把自己所學的知識都教給這些孩子們。
總有一天,世界會恢複當初那個美好的模樣,而這些孩子們也會代替他們成為那一代的頂梁柱。
白雯繼續往前走,接連幾間教室,裡麵的老師是曾經在新希望大酒店裡的老年人,他們教授著自己的專業常識,但無一例外,手頭沒什麼教學工具。
基地百廢待興,這裡的物資太貧瘠了,暫時隻能寄劉父他們外出的收獲。
老教師這邊的學生,年齡明顯大一些,不僅有十幾歲的孩子,還有一些年輕人,特彆是一些女孩子。
很多工作都不適合女生,免費的課堂不僅可以學知識,上滿一天還可以領取一份乾糧和一瓶水,勉強餓不死。
這是基地為了鼓勵大家學習的一項福利,也能給家長減輕一些負擔。
白雯看著教室裡擠滿的人,心裡萌生出一個想法。
但差不多到時間了,她的趕回去收大順,再給大家做點晚飯,忙了一天,都是青壯年,一直吃食堂的清淡食物哪行。
她又不是沒條件。
打開家門,狗子聽到聲音才醒過來,但他沒感覺到危險,遠遠就聞到主人熟悉的味道。
就維持躺在沙發上的動作,眼睛一眨一眨的看向門口。
仿佛在說,鏟屎的,外出打獵收獲怎麼樣!
給大順塞了兩塊肉乾,哄著進了空間。
然後看著險些被睡爛的沙發,從空間掏出一個手持吸塵器,將裡裡外外的狗毛一掃而光。
想著等地震的事情解決,得給大順找個理由放出來。
收拾好狗子用的盆盆碗碗,她找出家裡存的蔬菜,是放在一個保鮮箱子裡的,但也幾乎要脫水了。
不準備讓空間作弊,白雯就用現有的材料給大家做晚飯。
一種特殊的美食出現在她腦海中,做這個大家不會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