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堆滿了整個地下庫房,但看大家的熱情,白雯估計還是很多人搶不到。
果不其然,一聽到屋裡的開門聲,外麵的人就開始雀躍,完全看不出在外麵等了一夜的憔悴。
生怕一堆人擠進來發生踩踏事件。
白雯裝作在庫房裡翻找,其實是從空間中找出一個商場專用的,排隊神器。
她將攔路屏障擋在門口,限製每次進店人數。
有出有進,確保店內五個人服務十個客人。
果然沒出現大家擔心的瘋搶,進店的人員有序采購菌菇包。
白雯就在外麵充當臨時門童,還拿來一個喇叭,錄音循環播放。
看著後麵排隊的人,已經十一點了,太陽正毒,但大家仍不敢離開隊伍去喝口水。
生怕離開一會回來菌菇就沒有了。
“今日開售菌包,每人限購一個,品種隨機!”
一些條件好的頗有微詞,不停的問為什麼隻能買一個,自己有積分!
白雯一概不理,因為後麵排隊的已經替她回懟了。
“你都買走,我們後麵的人怎麼辦?”
“對啊,彆是想多買幾個,然後加價賣出去吧!我們抵製黃牛,支持官方限購!”
這話仿佛正中下懷,前麵的人一時語塞,想解釋卻大腦宕機。
有了這些限製,購買首日銷售火爆,到了中午就全部售罄,隻有少數幾個來的晚的沒買到,不過他們也沒提前一夜排隊,說不出什麼。
從那日起,開鑿區又招收了一批挖井工人,專門為菌菇種植提供水源。
整個基地開展了一波種植菌菇的熱潮,人們見麵也從“吃了嗎”變成“你種的是蘑菇還是木耳”這種問候。
不到一周的時間,食堂裡兌換菌菇的窗口就開始絡繹不絕。
連白雯家裡也不例外,劉母還派了值日生,讓大家輪流負責菌包的澆水打理。
終於,在第三天就有冒頭的跡象。
看著裡麵的生命距離突破覆膜的障礙,野蠻生長,一周後變成滿滿一大叢猴頭菇。
劉母驚喜的對著白雯說。
“雯雯果然是小福星,這可是珍貴的猴頭菇,野生的更是稀少。”
白雯也隻在當初囤貨時,從市場見過乾巴的猴頭菇,初見這種黃白色的、毛茸茸的蘑菇,還真像猴子的頭。
最後大家決定不去兌換了,他們家不差那20積分,反而這種養胃佳品可遇不可求。
更彆說白雯還是用靈泉水澆灌的,最後化作一盆鮮靈的湯,每個人都喝的十分滿足。
不僅是白雯家,因為食堂兌換處的火爆。
近日來,食堂推出了各種蘑菇菜品,除了日常消耗的,還留存下不少平鋪在房頂晾曬。
正午的大太陽,最是適合曬乾貨。
就蘑菇、木耳這些生長快的植物,基地徹底實現了自給自足,後期兌換點又推出一批菌包。
有種植意向的家庭基本人手一包,兩次都沒兌換的,純屬是懶漢。
這種有手就能賺積分的工作,純屬基地福利。
連這點力氣都不願意付出的,再後來也逐漸認證,被基地所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