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誕子之慶一(1 / 2)

作者有話要說:213章補更了兩千字,戳前章~

六月甲子, 皇太極追論諸將征朝鮮及皮島違律之罪。

當著眾王公貝勒大臣之麵, 法司定議了禮親王代善六宗罪。

其罪之一, 是其在朝鮮違令多收十二名侍從;其罪之二,乃誣稱係吏部車爾格令之多收;其罪之三, 是明知收用護衛溢額而說不知;其罪之四,以戴翎侍衛充當使令下役;其罪之五, 違旨以所獲糧米在王京飼馬;其罪之六, 妄遣家丁私往造船處。

法司擬議革代善親王爵, 罰銀一千兩, 馬匹人丁入官。

海蘭珠聽到了風聲, 連忙遣了下人去崇政殿傳話。

這邊的大殿上, 不少人在為代善求情。就收用侍衛溢額一事, 吏部車爾格和戶部參政恩克各執一詞。戶部參政恩克袒護其主代善,並指名道姓地直言,此事乃是幾位身處高位的王爺所誣。

此話一出,四下嘩然, 就連代善也大吃一驚。

這看似‘有理有據’的六條罪狀, 代善又豈會不明白這是誣告?隻是麵對皇太極的質問, 他身為臣子,何以駁斥?

皇太極有自己的揣摩, 見事態已至此, 遂出麵調停道:“朕於兄禮親王敬愛有加,禮親王為何不能體恤朕的用意?”

代善恍惚道:“是微臣辜負了皇上厚望……微臣自知行為不檢,有違聖眷, 不能為群臣之表率,皇上如何處置,微臣都不敢有半句怨言。”

“眾親王等事朕雖恭敬順從,然而朕有何所喜?”

皇太極歎一口氣,道:“眾親王必以身作則,正身行義,在朝中不偏不倚,相互輔佐之,朕方嘉許和倚賴眾卿呐……”

這時,一個侍從慌忙入了殿,多爾袞目色陰冷地瞧著他……果不其然,是關雎宮的侍從。

那侍從行色匆匆地跑到皇太極身旁,俯身道了一句,“回皇上,關雎宮那邊來人說,宸妃娘娘肚子疼……”

皇太極神色一變,“太醫去了嗎?”

那侍從又小聲嘀咕了一句,皇太極點了點頭,“朕一會兒就過去。”

殿下眾人見狀,多少也猜到了是出了何事。

皇太極從龍椅上起身,又打量了代善一眼,道:“禮親王勞苦功高,此行朝鮮雖有不檢,罪遠不至革爵,朕已決意寬恕之。至於戶部承政恩克,其言欺上犯下,罪無可赦。餘下諸事,便由鄭親王代議,論罰有差。”

** **

關雎宮裡,海蘭珠正倚在軟榻上,與方從科爾沁傳旨而歸的範文程說笑。

海蘭珠嘬一口茶,頻頻搖頭道:“禮親王不是就在王京養了幾匹馬,也能被說三道四,以後豈非連話都不敢說了?”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範文程若有所思道:“從前也不見你與禮親王交好,怎麼這會兒護起短來了?”

“不僅不算交好,從前還是有些敵意的。”

海蘭珠有幾分感慨,“幾十年過去了,禮親王年事已高,他有心要收心養性,將堂事撇乾淨,可偏偏有人不願輕饒他……”

範文程知曉當年他們與阿巴亥之間的恩怨,那晚逼宮的情形,他仍舊曆曆在目。

他長歎了一聲,“隻是皇上也不傻,你這樣誆他回宮,難保皇上不會置氣。”

“總不至於要治我的罪吧?”

海蘭珠無心要恃寵而驕,隻是想要耍幾分無賴,在漢陽時代善是幫過她的,於情於理,她都應該出手相助。

她不願再聊這些煩心事,笑著問道:“如何,這一趟去科爾沁有何感想?”

範文程這趟回來,倒是曬黑了不少,他這個皇太極指名的欽差大臣,想必在科爾沁也是威風凜凜,禮遇有加的。

“上次去科爾沁時,一晃已經過去十三年了……”

範文程頓覺諷刺道:“十三年前,皇上要救你性命,還要與和碩福王做交易。而今整個科爾沁草原,無人不對皇上感恩戴德,係承蒙聖恩,才能有今日的光耀。”

“恐怕連莽古斯也不會想到,當年他押的這一寶,會給科爾沁帶來整整三百年的榮耀……”

閒聊之餘,海蘭珠記起了前些日子布木布泰與她提及,要向範文程拜學一事,遂問道:“永福宮的莊妃說是想學學漢話,前些日子還要我問你得不得空呢,這次去科爾沁,她可跟你提過此事?”

範文程不假思索道:“我與莊妃娘娘沒有什麼私交,在科爾沁也極少打照麵。”

“是嗎……”

海蘭珠低頭喝茶,目光卻不曾從範文程臉上移開。

範文程雖是從容不迫地,卻一直沒有抬目與她對視過。

這會兒皇太極風風火火地入了殿,一臉意料之中的神情。

“朕當真是對你太好了,才令得你敢這樣戲弄朕。”

他明明是想訓斥她的,可話說一出口,又隻剩滿滿的寵溺。

“我哪敢戲弄皇上,不過是幫你解圍罷了。”

海蘭珠也未起身,雙臂一伸,皇太極便自覺地上前去摟住她。

“那幫臣子知道皇上院有‘悍婦’,自然不會天天打些小報告來煩擾皇上了。”

“這強詞奪理的本事,你要敢認第一,無人敢認第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