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家宴(2 / 2)

家父暴君李世民 青葉7 7355 字 9個月前

除了長樂、豫章等諸多公主外,還有抱著李福的楊淑妃,以及韋貴妃。

韋貴妃的身旁,此刻則站著一位跟李治同齡的少年,不久前剛剛由申王改封紀王的李慎。

李承乾、李泰、李治畢恭畢敬的對著韋貴妃、楊淑妃問候。

而此時李治通過韋貴妃、楊淑妃與暴君老李之間的對話,才知道還有一位妃嬪本來也要參加。

但因有孕在身所以才留在了後宮之中。

而這位有孕在身的妃嬪,正是曆史上充滿爭議的巢王妃楊氏。

當年齊王李元吉的王妃,被老李納入了後宮,而且還有了身孕。

李治不知道後宮其他妃嬪如何看待那楊氏。

但通過韋貴妃、楊淑妃的隻言片語間,對楊氏不著痕跡的誇讚與奉承,還是能讓李治清楚感覺到,那巢王妃在後宮的地位並不低。

甚至看起來,如今還頗得暴君老李的寵幸。

於是,李世民在李治心中的印象,除了暴君這個標簽以外,又多了一個渣男的標簽。

不得不說,暴君加渣男的老李的所有兒女中,如今已經開始呈現出陰盛陽衰的景象。

李治、李慎之後,老李的子嗣就開始出現了斷檔。

年齡比李治要小的,隨著李簡、李囂於貞觀五年、六年相繼早薨後,就到了楊淑妃懷裡李福這個年齡段的了。

這讓李治心生感慨,每一個子女的早逝,想必對於老李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若是再加上長孫皇後的早逝……。

剛剛給李世民加了渣男標簽的李治,此時又覺得老李好像又有幾分可憐。

但好在,老李的小棉襖還有很多。

或許能夠給予他被沉重打擊的心靈一些慰藉。

李治剛剛步入大吉殿時,就從長女襄城公主開始,一直叫到了高陽公主這裡,長達十來個。

由此可見,老李到底有多少小棉襖。

李治原本以為,今日老李在大吉殿設宴,是給他祭奠長孫皇後回來後的接風洗塵。

但隨著宴席進入正題後,李治才發現,自己想多了。

自己壓根兒就沒有那麼重要,老李今日之所以設宴,完全是因為紀王李慎,過完年後就要出藩:出任襄州刺史。

才九歲啊,就算是過完年也才十歲,就出藩?任刺史?開什麼玩笑呢?

但這卻是一個讓李治不得不接受事實。

想到此處的李治,不由自主的轉頭看向了旁邊的胖子李泰。

“這貨什麼時候出藩?”李治心裡問道。

而後李治心裡自答:“老李要舍得這胖子離開他才行啊。”

隨著話題轉到了紀王李慎即將出藩的事情上,老李自然是少不了一番勉勵與誇讚。

韋貴妃也會在旁抹著眼淚兒,爭取在李慎出藩前,能夠從老李這邊,多多要些好處與方便。

李承乾身為嫡長子,又是太子,自然是備了禮物的。

所以在老李寄望完李慎後,太子就起身招了招手,而後太監何遜就走了進來,把一份禮單遞到了李承乾手上。

李承乾也像李世民那般,洋洋灑灑、慷慨激昂,又是誇又是讚的說了一通,這才把那份禮單遞給了李慎。

隨著李慎謝過後,李承乾還會表現出一番依依不舍來。

而後低頭掃視自己身上,隨即摘下隨身攜帶的玉佩,珍重的交到了李慎手上。

“見此玉佩如見大哥,往後還望常帶於身,如大哥常伴你身邊。”李承乾說的格外動情。

旁邊一直默默觀看的李治一陣惡寒,不自覺的抖落著一身的雞皮疙瘩。

李承乾後便是胖子李泰,也像李承乾那般,先是把陳生遞過來的禮單遞給李慎。

而後也是從自己的袖袋中,拿出一方上好玉石所刻“魏王青雀”的印章,珍重的送給了紀王李慎。

隨著李泰做完依依惜彆之態後,李世民、李承乾、李泰,包括楊淑妃、韋貴妃,目光此刻都集中到了李治身上。

李治眨動著無辜的大眼睛,心裡漸漸開始發慌。

沒人告訴自己啊!

然而,眾人像是商量好的一般,麵對他的惶恐無動於衷。

於是晉王下意識的摸向自己右側的挎包。

是的,來大吉殿他還背著他的挎包,因為裡麵有他這幾日在昭陵記載下來的種種,本打算今日給暴君看,而後與老李做交易的。

所以此刻伸進挎包裡的手,在碰觸到了一件堅硬的物件後,這讓李治心頭一動。

於是晉王緩緩站起身,麵對神態誠摯的紀王李慎,李治一臉的情比金堅、語重心長:“以後在襄州,不管遇到什麼事兒都要跟我說,雖然我也幫不上什麼忙。但不管你在襄州遇到什麼事兒,記得一定要跟我說,我一定會幫你的。”

紀王李慎感動的想點頭,但又覺得晉王的話……好像哪裡不對。

“哦,對了。這方硯台跟隨我多年,已經有了很深的感情,今日便贈送於你……。”

不知何時跑到李世民懷裡的李明達,眨動著明亮的眼睛,看著李治手裡那方顫巍巍的硯台,驚訝道:“呀……九哥還是把驛館那方硯台給偷回來了……。”

一臉情比金堅、語重心長的晉王殿下,瞬間僵在原地、社死當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