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兄弟齊心(1 / 2)

家父暴君李世民 青葉7 7361 字 9個月前

李治顯然不會知道,自那日安樂館分彆後,唐善識那悲慘的遭遇。

自然,也就體會不到,豫章公主李映蘭昨夜自皇宮回到府裡後,看見臉色蒼白、奄奄一息的唐善識時,整個人痛心都快要死了。

打得太狠了啊!

傷的太重了啊!

不過好在,李治也隻是接到了豫章的“冰冷”書信。

長樂公主李麗質倒是沒有給他幼小的心靈雪上加霜。

當然,李治也很有自知之明,今日一早東宮沒進去。那麼胖子青雀的魏王府,自己也肯定進不去的。

畢竟,那日被暴君揍過後,胖子青雀的誓言猶在耳邊盤旋。

不過他相信,胖子青雀今日肯定會來武德殿的。

不因為彆的,隻因為自己是昭陵坍塌時的當事人。

而至於不讓自己進東宮的李承乾,隻要拿《氏族誌》的真正目的拿捏他就行了。

“你說什麼?”李治走神兒,沒聽清楚薑楠的話。

“奴婢是說,太子萬一不來呢?”薑楠有些不確定道。

李治笑了,繼承了長孫皇後端莊優雅基因的晉王,笑起來還是很可愛。

想必往後長大了,必定也會是一個風流倜儻的俊俏少年。

“那你理解我給太子的那首詩嗎?”李治問道。

王相和去魏王府捎口信還沒回來,正好有時間考校考校薑楠的才智。

明眸皓齒的薑楠點了點頭,長長的睫毛顯的水靈靈的眼睛格外靈動:“奴婢大概明白是什麼意思,但……奴婢愚鈍,實不知太子為何就會因為這首詩前來。”

畢竟,今日一早東宮堅決攔住他們不讓進的態度,可謂是曆曆在目、言猶在耳。

“自然是跟氏族誌有關。”

李治買了個神秘的關子,而後又拿起筆,把送給李承乾的那首詩再次寫了一遍。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當然,除了這首詩之外,李治還問了李承乾一個問題:你知道父皇修撰《氏族誌》的真正目的嗎?

因此他相信,將要全權修撰《氏族誌》的李承乾,必然會感興趣。

畢竟,昨日自己剛回宮時,他們兩人就在武德殿等著自己了。

雖然後來因為老李在大吉殿設宴,使得兩人都沒有機會跟自己開口。

但他相信自己今日這番相請,兩人必然會來。

……

東宮麗正殿,太子李承乾在遂安夫人的央求下,還是展開了李治給他的書信。

你知道父皇修撰《氏族誌》的真正目的嗎?

而後便是那首詩。

李承乾盯著那張紙看了好一會兒,就在遂安夫人都感到有些不安時,李承乾這才緩緩把信放下。

“還說什麼了嗎?”李承乾麵對乳母遂安夫人笑的很溫和。

“沒了。”

遂安夫人急忙搖著頭,她絕不會把李治叫囂的狠話重複一遍給太子的。

“說……說啥了呢都?”遂安夫人小心翼翼問道。

“一首詩而已。”李承乾卻是皺起了眉頭。

這首詩顯然說的是曾經的建康城,如今的江寧縣。

晉、宋、齊、梁、陳等朝,都曾在此建都。

隋文帝在立國後,曾下令把繁華富庶的建康城夷為平地。

究其原因,正是因為這裡往往是謀逆者建都的第一選擇。

而宋、齊、梁等朝便是最好的明證。

因而如今即便是李唐已經對前隋取而代之,但在抑製建康城一事兒上,策略卻是出奇的一致。

當初的建康,如今也已經被周邊瓜分殆儘,整個建康也就變成了一個暮氣沉沉的江寧小縣。

朱雀橋、烏衣巷,李承乾自然明白這代表的是什麼。

王導、謝安便是當時的門閥士族。

飛入尋常百姓家?

李承乾有些犯難,不知道李治最後一句到底是什麼意思。

遂安夫人見關乎於朝堂政事,便悄悄退了出去。

而後不一會兒的功夫,李承乾便離開了東宮,帶著何遜向武德殿走去。

武德殿門口,李承乾跟李泰不期而遇。

兩人再次麵麵相覷:“你怎麼來了?”

“雉奴說是有要事相商,請我過來的。”

兩人再次異口同聲。

隨即二人同時看向武德殿大門口,隻見欠揍的老九已經得意的站在了門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