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元興改革(1 / 2)

“聖旨宣……”

伴隨著龔三兒的聲音揚起,百官齊刷刷退下。

“太師王允,公忠體國,有大功於社稷,然天不假年,昨日突發惡疾,暴斃於府內,實乃大漢之不幸,亦朕之不幸也。著追封永陽縣侯,由長子王蓋承其爵位。為表太師之功勳,大漢自此之後,不再設太師之位,欽此。”

“陛下仁厚,萬歲萬歲萬萬歲!”

能夠參與朝會的官員,無論品級、地位,抑或見識,自非尋常,他們很清楚王允究竟是如何“暴斃”的,隻是他們更清楚,如今朝中以王允為首的一派,已然徹底沒落,朝政大權,從此徹底掌握在了天子的手中,這些臣子自然不可能為了一個已死之人去抱不平,更何況他確確實實觸犯國法,依照律例,足以抄家滅族,陛下保全其名聲和家族,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不等百官多想,龔三兒便再次取過了第二份聖旨。

“聖旨宣……”

“自即日起,朝廷除卻太學,另設官學,凡各縣戶籍過萬者,均設官學一座除洛陽、長安外,另於幽州涿郡、並州太原郡、豫州汝南郡、青州平原郡,各設太學一處,一應太學,皆由洛陽總太學所轄,各地太學考校合格者,入洛陽太學應試,取其優異者出仕,各應其職。”

“聖旨宣……”

“自即日起,天下土地,無論耕田、草場,皆歸朝廷所有,由朝廷依據家庭人口,給予發放耕種、放牧,隨人生老病死,田產、牧場亦因之增減收放。百姓所懇荒地,免稅兩年,墾荒者死後,朝廷收其半數。此所謂‘均田製’。當前多占田畝者,暫不予清退,家中有人歿後,加以收回,新生人口,不予發放,直至其數相平。”

“軍功自下而上,共分五級,得五級軍功者,賜田二十畝,或牧場六十畝,免田賦五年。其上,增軍功一級,另賜田十畝,或牧場三十畝,免田賦一年。立功者死後,賞賜田畝、草場,於免稅期過後,收歸半數,餘者由其子均分。”

“聖旨宣……”

“朝廷於皇室,各設農場數處,朝廷官營農場,用以研製新農種、新器械,其所出者,儘歸國庫。皇室農場,由皇室自行派人耕種、放牧,其所得,收入皇族內府,用於皇室、後宮支用,且照例納稅。除天子、太子外,皇室餘者之人,不得動用國庫之毫厘。此二農場,各不得超天下耕田、牧場總數之半成。”

“聖旨宣……”

“改‘三公九卿製’,為‘兩省六部製’。朝廷設立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各掌其事。設中書省、尚書省,中書省總彙各部、州郡奏章,起草詔令,尚書省傳達詔令,監督各部、州郡照此執行。”

“中書省設左丞相一人,尚書省設右丞相一人,其下各有仆射三人為副,舍人六人為佐,稱中書仆射、中書舍人、尚書仆射、尚書舍人。”

“六部各有尚書一人,設侍郎二人為副,郎中六人為佐,主事十人為用。”

“左右丞相與六部尚書,可直達天聽,入宮奏對,協助天子統馭百官,執掌朝政。”

“設監察禦史一名,禦史中丞兩名,負責監察百官,向天子諫言,統領禦丞、史簿各數名,另有太史一人,與禦史大夫同級,負責記錄朝野事跡,編撰史冊。”

“聖旨宣……”

“新春過後,改國號為‘元興’,定於三月,泰山封禪,祭告天地祖宗,以求國泰民安,四海升平,並正式動工,開建皇陵,於三年內先將聖安陵修建完畢,以安葬太上皇、太後棺槨。再以五年,修建天子、皇後之陵寢。”

“聖旨宣……”

“改革幣製,重鑄銅錢。改五銖錢為元興通寶,同時,因近年商旅往來不絕,珍貴貨物,日益繁多,故此特設銀監府,統轄鑄幣之事,並下設三大錢莊,為永興錢莊、安民錢莊、華泰錢莊,由錢莊開辦錢票、彙票、存錢、放貸等事務,借以方便貿易,使百姓餘錢有存放之所。又設工造坊,運轉官營桑林、織布、絲綢、刺繡、瓷器、漆器、金銀玉器、造紙、印刷等事。”

“以原九卿之宗正府,皇後所立之內府,合為內務府,總管皇族事務,執掌皇室資產,修造皇家園林等事。”

“銀監府與內務府,各設總卿一名,副卿數名,卿曹十餘名到數十名不等,兩府官員品級,與六部等同,直轄於天子。”

“聖旨宣……”

“重組京畿禁軍,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禁軍,每軍各三萬人,駐紮皇城內外,及虎牢、函穀二關與孟津港。另有羽林衛三萬,拱衛皇宮。四大禁軍統領,及羽林衛中郎將,皆官拜從二品,直轄於天子。”

“取消四平、四鎮、四征將軍銜,廢州牧,每州政務歸州刺史統轄,兵權歸都督統領。另,前後左右四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大將軍到地方時,可暫時接掌本州都督所轄兵權。各州不得擅自募兵,所需兵源,皆由朝廷招募之後,另行派遣駐紮。私募兵者,以謀反罪論。”

“聖旨宣……”

“自即日起,宦官隻用於宮中侍奉,不得再任職前朝,更不得執掌兵機,後世有宦官乾政者,人人得而誅之。”

“聖旨宣……”

“廢藩王製,廢封邑製,自元興元年起,一切功勳封賞,不再給與封邑,隻以均田製所定之田產,配以宅邸、金銀等物,以示天恩。一切王爵,不再設封地。除卻現有之亭侯、鄉侯、縣侯外,王爵自下而上,共有五等,為郡公、國公、嗣王、郡王、親王。”

“其中,嗣王、郡王、親王,非皇族後裔,不得加封。”

“以上諸事,賴諸卿家協力促就,凡一應官職,擬任如下……”

“尚書省右丞相:荀彧。”

“中書省左丞相:錢理。”

“工部尚書:荀諶。”

“兵部尚書:崔鈞。”

“戶部尚書:王晨。”

“禮部尚書:張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