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封賞之爭(2 / 2)

“你們放屁!”

程良作勢就要衝出去,把這群文臣嚇得差點摔倒在大殿之上。

“劉赫造反了,劉赫殺人了……”

一群大臣扯著嗓子高呼起來,聽得劉赫心頭忍不住有些煩躁起來。

陳紀直接往前踏出一步,伸長了脖子。

“老夫即為尚書令,世受國恩,豈能惜命避刀,見奸佞禍國而不語?劉赫,你如今手握重兵,京畿之地,儘在掌握,老夫自知得罪了你,今日必死無疑,然而要老夫屈從於暴力,卻是萬萬不能!”

這陳紀一副慷慨激昂,大義凜然的模樣,要不是早就知道他是什麼德行,劉赫都險些以為這是一個大大的忠臣。

他這一說,身邊不少大臣也紛紛走了出來。

“我等願意引頸就戮,為國儘忠!”

“劉將軍若果真心念大漢社稷,當自行帶本部兵馬回歸並州,陛下可封其為平北將軍,兼並州刺史,分封爵位,替大漢戍守一方,若是在此霸占朝綱,橫行無忌,如何對得起劉氏列祖列宗?”

“不錯,請劉將軍還於並州!請陛下重用士人!”

朱也是個暴脾氣,忍了半天,現在終於忍不住站了出來。

“胡說八道!誰說武將立功之後就該鎮守邊關,不得進京任職?我與盧公、皇甫老將軍,皆是常年帶兵征戰之人,然戰事結束後,仍是於朝中位居高位。想那何進,毫無尺寸之功,憑借後宮之事,而居大將軍之位,今劉顯昭功高蓋世,天下莫能相比,卻要困於邊陲,諸位臣工,如此輕賢慢士,排擠功臣,到底居心何在!”

“公偉此言荒謬!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正因何進無能,董卓造逆,才更不可使武將坐朝,否則必生禍亂。士人治天下,方有我大漢四百年盛世。武人、宦官治天下,故有桓靈以來數十年之亂,如此教訓,豈能頃刻忘懷?”

陳紀這一段話,讓朝上眾多武官中,除了本就和他一黨的那部分,剩下的都紛紛跳了起來。

“汝等怎敢如此輕視我等武將,若無我等血戰,豈有爾等性命!”

陳紀一看他們逼迫了上來,又擺出了方才那視死如歸的模樣。

“怎麼,諸位莫非要群起攻之,將老夫打殺不成?哼,我陳紀雖然老邁,卻也有一把硬骨頭,絕不向爾等奸佞之輩屈膝!如今洛陽所有兵馬,儘在劉赫手中,你若想效仿董卓之行,老夫雖無力阻擋,卻也要將此殘軀,撞死於這大殿之上,以報先帝!”

他說完,作勢就要朝一旁的大柱子上撞過去。

“陳尚書不可啊!”

“元方萬萬不可……”

他身邊一群朝臣趕忙將他攔住,而他還在裝出一副痛心疾首,拚命也要撞過去的樣子。

楊彪看得是眉頭直豎,十分不耐。

“朝堂之上,諸位尋死覓活,實在不成體統。劉將軍忠勇無雙,仁義無匹,公等如此薄待,良心何在?”

陳紀完全不吃這套,他狠狠瞪了楊彪一眼。

“弘農楊氏,天下知名。公即為士人領袖,當一展才學,輔佐陛下,排除奸佞,何以自損風骨,投靠劉赫以求高官厚祿,實在令人不齒。”

楊彪歎了口氣:“我等一心為國,隻求天下早日安定。如今諸侯並起,於各地擁兵自重,對朝廷貌合神離,若無劉赫這等宗親豪傑相輔,陛下何以震懾群雄?董卓乃是外姓,無伊尹、霍光之才,入朝主政,自然不便。然劉赫乃漢室後裔,陛下皇叔,又有大德於身,大功於社稷,怎能相提並論?公等才智過人,見識不凡,此理豈會不知,何必在此百般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