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劉備悲戚(2 / 2)

劉備拍了拍大腿,喟然道:“備忝為漢室宗親,值此國難之時,未有建樹,上不能誅國賊,下不能安黎庶,實在有愧祖宗。”

他說得愴然而涕下,眼淚鼻涕一起流了下來。

趙雲看得有些同情心起,出言安撫道:“將軍不必自責。既是英雄,總會有用武之地。況如今大將軍命足下為上黨郡太守,豈非將軍良機?”

“是啊,我看那渤海袁紹,野心勃勃,實在不是什麼良善之輩,遲早必有所圖。將軍在上黨整兵修武,安撫民生,為朝廷抵禦袁紹,定可一展抱負。”

劉備有些訝異地看著鄧遠,顯然沒想到他這大大咧咧的樣子,居然能說出這樣一番道理來。

“哎呀,想不到鄧英雄能有如此見識,倒是讓在下刮目相看了。”

鄧遠咧嘴一笑:“嘿嘿,小事一樁,小事一樁啦。”

趙雲說道:“子陽說的不錯。上黨郡之富庶,在並州僅次於太原郡,當與雁門郡相較,百姓數十萬,又有壺關天險。將軍在此地招募兵士,囤積糧草,日後必有大展宏圖之時。將軍有兩位結義兄弟相助,背後又有大將軍支持,建功立業,不在話下,何必憂愁?”

兩人說得入情入理,可是劉備依然麵容不改,陰雲不散。

“二弟治軍有方,三弟武勇非凡,然袁紹何等強盛,麾下戰將眾多,上黨直麵冀州,單憑我兄弟三人,要想保住這一方黎民,實在是困難重重啊。”

鄧遠點著頭道:“嗯,也有些道理。我曾聽聞,那袁紹暗中在冀州走動多年,當地多個豪強家族都被其拉攏,其中就不乏武將世家。而又有文、顏兩家子弟最為出眾。傳言這兩家年輕子弟中,武藝最出色者,分彆名為文醜、顏良,都有萬夫不當之勇。若是當真奇襲來攻,大將軍一時救援不及,上黨著實難保。”

趙雲好奇道:“哦?這二人武藝如何,子陽可曾見過?”

鄧遠搖頭道:“我不曾見過。不過據說二人在冀州所向無敵,不曾有過對手。這冀並之地多名士豪傑,想來縱然有些誇大之處,也足見二人不凡。”

他忽然眉毛一挑:“當然啦,跟子龍兄相比肯定是不如的,哈哈。”

“子陽兄弟過譽了,雲不過常山一無名小卒罷了,不敢和天下名士相比。”

鄧遠扭頭,繼續對劉備說道:“劉將軍如此憂心國事,可敬可佩。不過大將軍麾下名將甚多,何不向他求援?我看那高將軍統兵之能極高,若能留下相助,上黨自可如鐵桶一般,區區袁紹,算得什麼。”

劉備一臉頹然:“唉,備雖也有此心,然高順將軍為大將軍愛將,日後東征西討,平定眾諸侯,必然少不得他,備豈能因此亂了大將軍的謀劃?”

趙雲和鄧遠一聽,也點頭表示讚同。

“這倒也是。”

劉備長長地呼出一口氣,強作笑意。

“唉,備一時感慨,話多了一些,攪了二位的興致。承蒙二位不厭其煩,陪在下閒聊這許久,在下也該告辭了。張楊任內,荼毒百姓,為害不淺,我受朝廷信任,繼任太守,如今自當粉身碎骨,以報其恩,告辭。”

他站起身來,向兩人拜彆之後,便獨自離開,那身影真有些落寞。

“這位劉玄德能夠得到大將軍如此重用,果然並非沒有道理。”

趙雲看著劉備的背影,感慨了一句。

“嗯,若是沒有大將軍在的話,這亂世之中,這位玄德公必定也是一方雄主啊。等過幾日隨高將軍麵見了大將軍,你我不妨與大將軍提上一提,想來大將軍會有所安排。”

“萬餘兵力,憑玄德公三兄弟,要守住上黨,確實是艱難了一些。不過大將軍處事周密,依雲度之,必然已經有所安排,或許大將軍已經物色好了前來援助的將領,也未可知。”

“還是子龍說得對。罷了罷了,這些事情也不是你我能操心的,來來來,接著切磋。與子龍較技,人生一大快事也。”

“哈哈,子陽抬愛,雲就不客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