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蛛絲馬跡(2 / 2)

就在大家神情落寞,步履沉重地走回去重新坐下之時,這個嚴老六又說了一句。

“不過我找到了一群鮮卑人……”

他話還沒說完,那些正在往回走的士兵,幾乎是一個眨眼的功夫,全部又重新把他圍了起來。

“鮮卑人?他們在哪兒?有多少人?會不會就是軻比能那家夥的士兵?”

張遼也一臉期待地看著他。

嚴老六卻說道:“他們不過百餘人而已,看起來風塵仆仆,體形瘦弱,應該隻是鮮卑普通百姓而已。他們就在此地東北方向大約十七八裡遠之處。我本想上前詢問一番,不過一想我也不會鮮卑話,所以就先回來稟報張將軍你了。”

“原來隻是鮮卑百姓啊……”

那些士兵一個個都歎著氣,一臉失望。

張遼卻是托著下巴,開始思索起來。

“此處方圓十餘裡我們都搜尋過,白天的時候沒有見過什麼鮮卑人啊,如此說來,他們應當是趕路趕到了這裡。”

嚴老六連連點頭:“沒錯沒錯。我見到他們之時,他們正在原地搭帳篷,看起來像是要駐紮休息一晚,不知道要去哪裡。不過我探查了草原上的形跡腳印後,能看出他們是從正東方向趕來。”

張遼濃眉微皺,摸著自己還不算農民的胡須。

“如今季節,正是草長鶯飛,萬物複蘇之時,你們看,我們一路過來,草原各處一片生機盎然,正應該是他們放牧牲口,讓那些牲畜繁衍的時候,何必整日忙著趕路,白白耽誤良好時機?”

周圍的人也都開始沉思起來。

“對啊,為什麼呢?沒理由啊。”

“張將軍,你說他們是想乾什麼呢?”

張遼好像忽然想到了什麼,一拍雙手。

“啊,我知道了!”

周圍士兵紛紛湊了過來。

“將軍快說說。”

張遼說道:“主公曾說過多次,這些鮮卑也好,匈奴也罷,等級十分森嚴,下層百姓,過得比我大漢子民還要淒苦,而那些貴族則作威作福,四處征戰劫掠。所以當初主公大敗兩族之後,在並州設立胡市,才會有數十萬胡人百姓前來歸化投靠,便是因為他們相信在我大漢的治理下,他們的日子會比以前更好。”

“嗯,張將軍說的有道理,主公往日也沒少以此教育我等。”

眾多士兵都深以為然。

“這就是了。這一批鮮卑人,我看也定是如此。他們從東邊來,那八成就是軻比能麾下的鮮卑部落的百姓,如今想要逃離軻比能的統治,或前往投降我大漢,或去投靠其他三位鮮卑首領。”

“啊,我知道了,張將軍的意思是,軻比能部此刻定然就是在咱們東邊了?”

“不錯,定是如此無疑了!”

張遼忽然一口將手中吃了一半的胡餅給囫圇塞入口中,隨後“咕咚咕咚”幾口水送下肚。

“兄弟們,勝敗榮辱,就在今夜,隻要找到軻比能,那光宗耀祖,封妻蔭子,都不在話下,諸位隨我一搏!”

“願隨張將軍一戰!”

“好!將人與馬都套上戰甲,找到軻比能,一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