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劉赫召集眾臣,在行宮之中朝會。
劉協那一臉意猶未儘的神,顯然昨天在晉陽城中玩得十分高興,怕是還淘換了什麼好東西回來。
“大將軍有何事奏報,快些說來。”
他股還沒坐下,就開始催促了起來。而楊彪等人也一臉納悶地看著劉赫。
劉赫走出列班,恭敬說道:“啟奏陛下,自當陳、鄭等賊子,發動洛陽之變後,朝中大臣,地方官員,大半因罪被貶黜。後黃河水患,又撤去了一批治河或賑災不利之官員。再加上如今冀州光複,而當地諸多官吏,因受牽連被誅,或不願為朝廷效力,辭官離去。”
“如此一來,無論朝廷,還是地方郡縣,便有數百官職空缺。之前因有派往之駐軍暫代政務,再加上諸位臣工鼎力扶持,還有臣府中崔、荀等人周密安排,這才一時沒有大亂,可此事終究非長久之計,若是諸多地方長期無人值守治理,必將生出禍亂。”
劉協嘟著嘴想了想:“好像也是。那可如何是好?”
“臣建議,請如今朝中諸位大臣,多多舉薦人才,至少也要填補了部分空缺,使得朝政得以順利運轉。”
他這話一出,楊彪等人為之臉色一變。
劉協說道:“數百位官員同時舉薦出仕,如此巨大規模,我朝似乎從未有過先例,會不會不合適?”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何況諸多官職,本應在當陳紀等人被擒之後,便安排填補空缺,奈何之後黃河大水,冀州來犯,洛陽丟失,諸多大事先後發生,這才一時沒有顧上。如今戰事平息,為朝局穩定計,為社稷長久計,為百姓安寧計,此事都不得不辦,且越快越好。”
他掃視了眾位大臣一圈,又補了一句:“此事若不能成,則朝綱不寧,臣亦不敢率大軍出征。”
“臣讚同大將軍之議!”
王當即就站了出來。
“臣也讚同。”
“臣哪怕遍訪各地名士,也要為朝廷舉薦賢才。”
一時間,所有大臣全部異口同聲,表示讚同。
劉協自然也沒有猶豫:“既然大將軍言之有理,眾位卿也都讚同,那便即刻去辦吧。那個……崔司空,此事交由你全權負責,擬定了諸位卿舉薦出仕之名單後,交給大將軍審閱,朕便用璽,發出任命。”
“臣領旨!”
“好了好了,散朝啦。龔三兒,走走走。”
劉協迫不及待地跑回了後宮。
他這一走,眾臣便都圍到了劉赫邊。
楊彪感激道:“大將軍對我等家族知遇之恩,老夫等在此謝過了。”
劉赫擺了擺手:“在下全為朝廷設想,並非公器私用,討個人人。而且此事原本早該辦妥,是劉某一時失察,又忙於軍務,因此疏忽至今。”
楊彪說道:“若是往常幾處官職出缺,我等早已自己舉薦。隻是此次出缺官職實在太多,其中更有朝廷要職。而陳紀、鄭泰等人職位,大將軍當初早已令我等家族中人填補,故而後麵這數百人,我等若是再主動開口,實在有些得寸進尺之嫌,再加上大將軍常年不在朝中,偶爾朝會幾次,大將軍所說,件件都是軍政要事,我等若是還為自家子侄,謀奪如此之多的職位,實在是難以啟齒,難以啟齒啊……”
“是啊,老夫總共三子二女,除卻長子早年跟隨老夫左右,後出任侍中外,其餘二子,還有兩位女婿,皆是大將軍提拔出仕。如此恩義,老夫沒齒難忘。”
“我等也是一樣,大將軍之,後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