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根本沒有去翻看奏章,直接不假思索就回答道:“截至目前,我軍各地蓄養戰馬十一萬餘匹,驢八萬六千餘,牛十五萬四千餘,羊二十六萬七千餘。諸如朔方、西河等郡,依照童健所奏,明年會減少放牧之數,不過到時雲海郡草場也會得以運用,因此對總量應當影響不大。而且經過多年放牧,各地耕牛數量已漸漸充盈,所養之牛,多數都可進行販賣或其他處置。”
“不錯,趙名良和莫文德辦事得力,有了如此保障,朕的底氣也就足了。”
“陛下。”荀彧再次開口。
“為今之計,還有一件要事需要辦。”
劉赫一愣:“哪件要事?”
“陛下受禪登基已有三月,算算時,大漢境內,當已全部傳知此事。何況我軍新收糧草,要大軍出征雖然勉強,但總算有了一戰之資。因此,陛下當傳檄各方,命各地諸侯,進京朝賀新君,以表忠誠之心。”
劉赫對這個提議倒有些意外。
“各地諸侯中,除少數確實忠於朝廷外,多數都不過是陽奉違之輩,朝廷發詔令前去,他們必定懷疑有詐,豈會尊奉?”
荀彧卻說道:“此詔非是為了讓他們尊奉,而是為迫眾諸侯表態而已。”
“表態?”劉赫似乎有些明白了。
“不錯,正是表態。天子禪讓,新君即位,乃是國家大事,臣子若是懷有忠心,自當前來朝賀,聽從朝廷調遣。反之,若是不來,或是陽奉違……”
劉赫搶話道:“那自然是心懷鬼胎,有不臣之心,朝廷後便可名正言順,出兵討伐。”
“陛下聖明,正是此理。他們若來,陛下便賜予高官顯爵,重重賞賜,隨後留在京畿之地,派心腹之人,接掌其管控城池。若是不來,待明年收成之後,即刻出兵將其剿滅,也是出師有名。若無此詔令,眾多諸侯並未主動來犯我境,陛下又如何加以征伐,出師無名,於士氣大為不利。”
“另外,留在京城中的眾多諸侯,待觀察之後,果若忠心可靠,再可委以實任,放之地方,為陛下治理州郡,如此,又可收其人才為朝廷之用,正可謂一舉多得矣。”
荀彧說得頭頭是道,劉赫也聽得滿心歡喜。
“好,文若此計,深得朕心。文若故意要在此時秋收之後,才發此詔令,隻怕也是有特彆用意吧?”
劉赫這一問,荀彧笑了笑:“什麼也瞞不過陛下。我軍缺糧一事,雖不算是儘人皆知,但終究不是秘密,諸侯之中已經探知此事者,絕不在少數。若是數月之前就發此詔令,若眾諸侯趁我不備,聯手來攻,打算拚個魚死網破,哪怕隻有區區幾路諸侯有此膽量與野心,於我軍而言,亦是極大威脅。”
“可如今秋收已過,他們必定知道我軍至少已有一戰之力,諸侯再來,不說送死,至少也要損兵折將,若戰不能成,豈不叫其他觀望的諸侯趁虛而入,奪了他們城池?故而,此時發詔,諸侯定不敢來攻。”
有了荀彧“王佐”特技的輔助,此時荀彧智力達到100點,劉赫智力和政治分彆達到94和84,對於這樣的計策,自然是很容易理解了。
“就這麼辦吧,辛苦文若,你且擬好詔書,再來用璽便是。”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