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第二朝廷(2 / 2)

一聽此言,荀攸和崔鈞,也是滿臉難以置信之色。

“這……這劉焉怎會如此大膽?”崔鈞驚訝地質疑道。

劉赫又憤怒又不屑地說道:“哼,這老賊據說當年便是聽說益州有天子氣,才主動請纓,去了這荒蠻之地。老賊野心勃勃,朕早有懷疑,隻是料想他如此年邁,還能有多少壽數,再加上朕橫掃天下之勢,他當不敢與朕作對,不想狂妄如斯,膽大至此!”

他一把將來信甩到地上,豁然站立。

“傳令下去,開之後,發兵二十萬,征伐益州,朕要親自砍下這無恥老賊的頭顱,殺雞儆猴!”

“陛下且慢!”

荀攸站了出來。

劉赫看著他:“公達何故阻攔朕?難道此賊不該殺麼?”

荀攸回道:“非也,劉焉公然篡逆,自立為帝,如此罪行,雖淩遲處死,也不為過。”

“那你為何攔著朕?”劉赫聲音之中,怒氣不減。

“誠如陛下所說,劉焉不過一行將就木之人而已,況以益州實力,莫說與整個朝廷對抗,便是天下眾多諸侯之中,他也屬中下之流,比之徐州,怕還有所不如,而其子劉璋,向來格暗弱,豈會有如此雄心?”

他這麼一說,劉赫也稍稍冷靜了下來。

“公達之意,莫非……這劉焉是受人攛掇慫恿?”

“不錯,定是如此。”荀攸斬釘截鐵地說道。

劉赫重新坐了下來:“那會是何人幕後謀劃,如此行為,又是何居心?”

荀攸上前一步:“幕後之人,必定在眾多諸侯之中,而且是那些對主公陽奉違者中的一個,甚至是幾個。至於目的,再明確不過,他們自己不敢與陛下為敵,又恐為陛下所害,所以慫恿向有野心的劉焉,另立朝廷。如此一來,陛下為正天下之名,不得不將大半精力,用來應對劉焉叛逆,其餘諸侯,便可有足夠時間,養精蓄銳,擴充實力。待陛下與劉焉兩敗俱傷之後,他們再伺機而動,以圖漁翁得利。”

劉赫眉頭幾乎倒豎起來:“這等計策,怎得有些耳熟?”

荀攸說道:“陛下,此計與當幕後攛掇袁術與眾臣反對陛下之計,多有相似。”

“嗯?曹?啊,是了,定然是他!”

劉赫一拍桌案,咬牙切齒地說著。

不料,荀攸卻搖了搖頭:“未必就是他,又或者,他可能隻是幾個主謀中的一人,猶未可知。不過此事並不重要,因為即便陛下知道了是曹所為,又能如何?”

被他這一問,劉赫也有些愣住了。

“這……”

是啊,自己又能如何?曹雖然回信不會來洛陽,卻說明了緣由,而且上表要對自己宣誓效忠,自己難道放著一個已經公然叛逆的劉焉不去對付,卻要對付一個“大漢忠臣”的曹?這讓天下人如何看待自己?

“好一個計謀,即是謀,也是陽謀,便是算定了,即便朕猜到了幕後指使之人,也奈何他不得,好,好得很呐!”

劉赫說這句話時,聲音越來越冷,聽得旁邊的荀攸三人,都覺得有些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