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一計初成(2 / 2)

蔡瑁眼皮抖了抖,隻得對著劉虞跪了下來。

“小人謝過劉皇叔大恩。”

劉虞笑了笑:“蔡將軍不必多禮,老朽來荊州,確是隻為遊玩,老朽年近六旬,還有幾年活頭,趁著這些年還能走得動,多多拜訪下故人,看看我大漢江山的如畫風景,後見了列祖列宗,也能說上幾句話了。”

“誒,皇叔莫要說此喪氣話。侄兒看您體康健,再活二三十年,也是輕而易舉啊。”

劉虞聞言擺了擺手:“嗬嗬,景升就不必說這等話來安慰老朽了,老朽的體,自己最清楚不過。當初在幽州之時,就多有病痛,若不是陛下體恤自家宗族親眷,讓禦醫,還有那位華佗神醫常常為我診治,又用諸多珍貴藥材為老朽進補延壽,隻怕如今我已成一捧黃土了。”

劉表有些詫異:“哦?陛下對我宗親之人,有如此眷顧恩寵?”

劉虞一副理所當然的神:“這是自然了。否則你以為那劉繇能如此順利繼任揚州刺史麼?揚州,那可是個風景秀麗的養人之所啊,以他的功績人望,若不是有陛下支持,這等好事豈能輪得到他?陛下常說,先君桓靈之時,天下之所以紛亂不堪,便是諸如十常侍、何進、董卓之外姓,窺伺權柄,禍亂超綱所致。我劉氏天下,總歸還是要靠劉家人鎮守才是可靠。隻可惜那劉焉……”

說到這裡,劉虞歎了一口氣:“哎,罷了罷了,不提他了,反正他還能蹦躂得了幾年呢?老朽都這把歲數了,也幫不上陛下什麼忙了,不提了,不提了。”

劉表神色微微變幻,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蔡瑁見狀,有些不安起來,趕忙打斷了兩人。

“主公,這劉焉向來不曾與我荊州有什麼過節,其中是否會有誤會?”

劉表一聽,臉色立馬拉了下來。

“你這是何意?想要替老賊開脫不成?”

蔡瑁大驚,趕忙否認:“屬下絕無……”

“好了,不要說了,如今你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貶你為城門校尉,去南門守著吧。”

“主公,這……”蔡瑁還以為自己洗清了罪名以後,自然也就沒事了,沒想到被貶成了一個守城門的。

劉表瞪著他:“怎麼,老夫的話不管用了麼?”

蔡瑁咬了咬牙,縱然滿心不甘,也隻能領命。

“哼,算你識趣,還不退下。”

蔡瑁被劉表一頓訓斥之後,臉色青一陣紫一陣,本還想替自己二姐求的他,這時候也隻能把所有話都咽了回去,自己退了出去。

劉虞說道:“久聞這蔡氏是荊州大族,景升要在荊州長久立足,和他們鬨僵至此,怕是有些不合適吧?”

劉表卻十分惱怒:“如何不合適?無論是荊州還是益州,都是大漢的國土,侄兒受朝廷任命,鎮守此地,他蔡氏雖然橫行本地,卻也不過是大漢子民罷了,還敢造反不成?這些年侄兒對他們恩寵過重,使得他們恃寵而驕,長此下去,隻怕要生出禍亂,今番正好壓一壓他們,待消了他們的傲氣之後,再找個機會提拔上來,料也無妨。否則待侄兒百年之後,劉琦對他們,怕是想壓也壓不住了。”

劉虞目光之中一陣閃爍,隨後笑道:“可憐天下父母心呐。不過這蔡瑁一人便執掌了整個荊州近三成的兵馬,如今他被貶了,這些兵士可要好生安置,尋常將領,怕是未必能夠令他們心服啊。”

“此事容易。劉琦雖然不善行軍打仗,可生仁慈,對百姓和士卒,多有體恤,因此頗得民心軍心,讓他去接掌軍權,料也無妨。而且如今正好出了此事,侄兒就以防範益州之名,讓他率軍前往將領,再令一大將領軍三萬,增兵上庸。蔡瑁這些將士,得以調派往前線,無論是否有功,一年之後,侄兒再加以犒賞,正可將其心儘數收歸刺史府,也免得如今好似他蔡氏私人部曲一般。”

劉虞微微頷首:“嗯,景升思慮如此周祥,倒是老朽多慮了。哎,原本老朽還想去揚州遊玩幾,如今被這幾個刺客攪了興致,陛下定然會派人招我回洛陽,掃興,實在掃興啊。”

“嗬嗬,這是陛下對皇叔的恩寵,理當高興才是。皇叔既然要走,那今晚就不必回館驛了,且在刺史府中休息,侄兒陪您好好喝上幾杯。”

“哦?這便最好不過了,你可是不知道,在洛陽之時,老朽想喝幾杯酒可是不易,那神醫華佗,總勸老朽忌酒,哎呀,這不是要了我的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