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嵩之事發生之後的第三天,曹便親自統領大軍十三萬,從泰山郡直撲琅琊,短短四,便已攻克琅琊全境,進東海郡。
彭城刺史府中,陶謙無力地癱坐著,數之間,本就已經年邁的他,似乎又蒼老了幾歲,原本半黑半白的頭發,如今竟然已全部變白。
下麵的糜竺、陳珪和陳登等人,看得頗有些心疼。
一個三十多歲,穿素袍,看起來十分斯文的儒士說道:“府君切勿過分憂慮。雍已去信給我家主公,主公向來仰慕府君仁德,待他與薑、張二位將軍趕到,從後方突襲曹軍,則徐州之危自解矣。且主公已命太史慈將軍,領三千騎兵,星夜兼程馳援而來,料想不便可抵達彭城。”
“簡雍先生之言,竺深以為然。玄德公如今擁兵六七萬眾,且其兄弟三人,勇不可當,若能舉兵南下,屆時我軍與簡雍先生的一萬五千兵馬聯手,回擊曹軍,曹雖然勢大,也必敗無疑。”
糜竺與簡雍二人,雖然是這般苦苦相勸,可陶謙依舊麵目憔悴,提不起半點神采。
“都怪老夫,都怪老夫啊……老夫早知那張闓是這等小人,何必派他前往護送,老夫害了徐州百姓,老夫有罪啊……”
陳珪拄著拐杖,走了出來:“府君不必自責。以老夫看來,曹孟德窺伺徐州,已非一。當初泰山寇入境,他借機占據東海郡,將我徐州南北割裂,隻怕彼時便有吞並徐州之心。今卷土重來,怕是早有預謀。”
“家父說得不錯,為今之計,還是籌劃如何退敵,方是正事。”
陶謙聞言,看了看陳珪和陳登父子倆,強打起三分精神:“不知二位有何高見?玄德公此來,可能退敵?”
陳登說道:“若以常理度之,玄德公舉兵而來,當可解我徐州之困。然曹既然謀劃已久,則此一節,必定有所防備。兗、豫二州,明麵上有十七八萬兵馬,可那曹野心不小,暗中還有多少實力,無人得知。其麾下更是猛將如雲,隻恐玄德公亦將為其所害。”
陶謙大驚失色:“如此,老夫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這時,糜竺說道:“想來此間之事,陛下已然知曉,朝廷必會派兵來救,則……”
不等他話說完,陳登就否定道:“曹乃是為父報仇,名正言順,合乎大義。如玄德公等諸侯,可因與府君私交,而前來助陣,但朝廷一舉一動,皆關乎天下道義,因此最多隻能居中調解,要朝廷興兵問罪,實無可能,況且朝廷要千裡馳援,必用騎兵,然關、趙二將軍在西涼血戰近月,已是人疲馬乏,待休整完畢再前來,隻怕徐州已然淪陷。”
陳珪也點頭道:“陛下雖會出詔書調和,然曹一心要奪徐州,想來不會接受,即便接受,也必要占我徐州城池,再以無數錢糧賠罪,方可令其退兵一時。隻是這也不過是緩兵之計,待後再有時機,曹還會再次舉兵。”
陶謙又急又無奈:“這……這可叫老夫如何是好啊。所幸老夫出得城去,在兩軍陣前,自刎謝罪,總好過徐州百姓,徒遭戰火之苦。”
陳登等人大驚:“府君萬萬不可……”
這時,一個士兵慌忙跑來:“啟稟府君,今淩晨時分,夏侯惇,領兵三萬,突襲東海郡蘭陵城,曹仁領兵四萬,突襲丞縣,曹親自領兵六萬,已攻下襄賁縣城。如今其三路大軍合並一處,正往彭城殺來。”
陶謙嚇得麵無血色,顫顫巍巍站了起來:“老夫已是無可奈何,隻有自殺謝罪,方能免了徐州戰火。”
糜竺等人趕忙攔住了他:“府君,如今尚不到無計可施之時。當時元龍獻計,稟明玄德公之後,將簡雍先生統帥的一萬五千兵馬,一同撤來彭城,如今城中足有六萬雄師,糧草器械,足可支用一年。曹軍雖勇,也絕不能輕易攻下城池,府君還是待玄德公援兵來時,再做計議。”
簡雍也勸道:“我家主公不就將抵達,況且陛下英明睿智,或許會有良策,也未可知,府君萬不可衝動。”
在眾人的勸說之下,陶謙這才作罷。
當天夜裡,蘭陵縣城以南五十餘裡出的荒野之上,一座規模極大的軍營,坐落此地,此時早已過了子時,營中燈火儘熄,士兵酣睡,不過依然時不時見到一隊隊士兵,巡邏而過。
不遠處的樹林之中,幾個人影閃動,最後躲在了一片灌木叢之後。
其中為首一人,輕聲歎道:“久聞兗州曹,慣能用兵,今見其營,果然不虛。”
旁邊一個士兵帶著一些調侃地問了一句:“他曹有本事,卻不知和將軍您,還有比二將軍,三將軍又如何?”
那將領輕笑一聲,卻沒有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