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涼州再變(2 / 2)

那使者跪倒在地,雙手將一封奏報捧過頭頂:“啟奏陛下,益州偽帝麾下一支兵馬,突入武都郡,上祿、下辨、河池、故道四縣新到任之縣令、縣丞、縣尉,還不曾抵達城中,便為其所驅,幸有隨行兵馬拚死護持,方得逃脫。其餘幾縣官員半路得到消息,也不敢前往赴任,紛紛逃往狄道城躲避。”

“今敵軍搶收了武都郡各地小麥,並將各縣城中抵抗之家族抄家滅門,錢糧罰沒,男丁充軍,一時間聲勢壯大,隨後敵軍兵分兩路,一路兵馬駐守散關,一路兵馬駐紮武都道。”

這人說著這些話的時候,語氣都有些顫抖,也不知是害怕天子責罰,還是被這位敵將的雷霆手段所震驚。

“川蜀之地,偏居一隅,竟然有這等能人?此人領大軍進入武都,定然已有多日,卻能夠隱匿行蹤,不被發現,隨後待小麥成熟,朝廷官員到任之時,突然起事,短短數日,便徹底控製了武都郡,出手如此迅猛狠辣,簡直不可思議。”

皇甫嵩連連感歎,神色之中滿是驚訝。

盧植附和道:“武都郡名義上雖歸屬涼州,實則地形多與蜀地相似,溝壑縱橫,群山聳立。由北進入武都郡,隻有兩條路,一是由司隸右扶風走散關,二是由隴西郡或漢陽郡南下,奪取武都道,進而出兵全郡。此人必然進入武都郡已久,對地形探查得已是一清二楚,方能做下如此部署,分兵守住這兩處要道,憑借地利天險,朝廷再想進軍攻打,便是難上加難。”

“而且此人搶收各地小麥,便是做好了在此地長期與朝廷兵馬割據之準備,有如此之多的糧草以為根基,縱然川蜀糧道不通,短則半年,長則一年,他也可以不必為糧草擔憂。武都郡不下,益州北方門戶,便是高枕無憂,即便武都郡被攻破,其後層巒疊嶂,險關重重,他也可以步步為營,且戰且退,借以消耗朝廷大軍實力,此法攻守兼備。如此良將,竟然屈身侍賊,簡直可惜。”

崔鈞神情,又是忿恨,又是惋惜。

劉赫麵色不悅,自己剛剛得了一個徐州的好消息,涼州就出了這樣棘手的難題。這名川蜀大將,膽識、智謀如此出眾,確實極難對付,怪不得連張勇都要用上了六百裡加急。

“益州大將……會是誰呢?”

劉赫苦苦思索,忽然腦中靈光一閃:“難道是他?”

他急忙向你使者問道:“可打探到敵將是何人?”

“回陛下,川蜀此次以一個名為張任的大將為帥,兩名先鋒,分彆為雷銅、泠苞。張任親自領兵兩萬坐鎮武都道,由雷、泠二將,領兵一萬五千鎮守散關。”

“事發突然,又是如此倉促緊急,張將軍還能迅速查清敵軍虛實,已是難能可貴,還望陛下莫要追究張將軍之罪。”

王允說出這樣一句“懇請”,卻讓不少大臣都向他投去了一個鄙夷的目光。

“馬屁精……”

劉赫看完了張勇的急報之後,對大殿之下伸手虛按一把,眾臣全部安靜下來。

“明威在奏報中提及,他已親自領兵五萬,由隴西南下,以為實軍,欲奪武都道。他請朝廷出兵,攻打散關,以為虛兵,虛實結合,令其首尾不能相顧。不知眾卿以為如何?”

荀攸說道:“張將軍此舉,合情合理,乃是上上之策。臣以為可行。”

見荀攸都讚同了,劉赫也不再猶豫。

“即刻擬旨。命鎮西將軍朱燁領五百雷神騎,一萬步卒為帥,偏將軍張頜領三千大戟士為先鋒,攻打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