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六章 十惡不赦(2 / 2)

王允聞言,著即又向蔡邕求證:“侍中,不知大司農所說,是否屬實?”

蔡邕似乎已經隱隱猜到了他們的謀劃,心中萬分不想承認,可是事實擺在眼前,也容不得他抵賴了。

“這……不錯。大司農第一位夫人,乃是在下祖父的第十三個孩子,即家父十三妹,論起輩分,當是在下十三姑母。”

隻這一句話,就讓劉赫大覺不妙:“糟糕了,不想這王允竟然跟他們勾結到了一處,照這等情勢看來,他們是早有準備了,這下麻煩了……”

他瞪了蔡邕一眼,心中罵了一句:“好端端的你們蔡氏跟這馮氏聯什麼姻?”

雖然蔡邕和馮芳年紀相若,想來他那位十三姑母,年齒也不會相去甚遠,不過蔡邕的父親蔡棱,字伯直,看這字便知是家中長子,比自己那個十三妹年長個二十幾歲,也是再正常不過了,所以才給蔡邕留下了這樣一個年齡相近的姑母。

不過在責怪蔡邕祖父和父親的同時,劉赫卻也納悶起來。

他怎麼也想不通,為何王允會莫名其妙跟自己作對,畢竟自己對他,對他兒子,侄子,還有義女貂蟬,都是十分重用,貂蟬還剛剛給自己生下一個皇子,一個公主,按理說他太原王氏,在自己的照拂下,可謂是平步青雲,風頭正勁,怎麼看都沒有理由跟自己這個天子為敵才是。

不過如今也不是考慮這一點的時候,劉赫滿腦子都在琢磨著,到底如何才能在儘可能不攪亂朝局的情況下,救下大猛。

這時,王允已經再次開口:“如此說來,令嬡文姬,與那馮欒公子,表姐弟了?”

蔡邕皺著眉頭,無奈地點了點頭。

王允嘴角揚起一股笑意,轉身向劉赫行禮:“啟奏陛下,如此關係之下,王悍將軍,便是那馮欒公子表姐丈,名副其實,毫無虛假。”

他已經說到了這等地步,任是何等沒有見識的人,也該知道了他的用意了。

果不其然,他說道:“聖人有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悌之道,乃為人之根本。且不論馮公子在酒樓中毆打小廝,是否合理,縱然有過錯之處,王悍將軍身為表姐丈,理當對馮公子多有教誨、提點,怎能一言不合便出手直接將人打殺?”

“我朝自高祖開國以來,以孝義治天下。凡有不忠、不孝、不悌、不仁、不義者,皆是極刑。父子、叔侄、兄弟相爭,至有命案,一律與謀逆大罪,視若等同,此乃我朝律法之基。大漢凡四百年來,大赦天下,有百餘次之多,卻從未有對犯此重罪之人,加以赦免之理。”

“陛下當年賜準廷尉表奏,親頒旨意,對犯此惡行之人,不加赦免,不加緩刑,此舉上合天道,下應民心,其間更順祖宗禮法。如今王悍將軍不分青紅皂白,因小事而拳殺內弟,正犯此例,故而於情於理於法,皆不可在緩刑與特赦之列。”

“王允!”

劉赫聽得早已是火冒三丈,直接將王允的名字喝斥而出。

換做往日,王允見到劉赫發怒,定會馬上跪下,渾身顫抖地請罪,然而此刻,他卻不慌不忙,不卑不亢。

“啟奏陛下,老臣話已說完,陛下或諸位臣工同僚,若有駁斥之語,老臣自當聆聽教誨。如若沒有,則老臣叩首陛下,懇請陛下藏以蒼生社稷為重,以大漢江山為重,秉公處理。”

隨後,沒等劉赫以及崔烈等人回話,其他數十位大臣,就跟著王允一同跪了下來。

“臣等懇請陛下藏以蒼生社稷為重,以大漢江山為重,秉公處理!”

盧植等人,雖然對他們的舉止十分不滿,個個麵帶怒色,可是卻根本難以找出半句駁斥的話來,因此也隻能站在一旁乾著急。

“唰!”

劉赫霍然起身,指著這些下跪的大臣,雙目之中,火光四濺。

“你們……你們好啊,好得很!此事容後再議,散朝!”

“陛下……”

眾多大臣還想再進言,劉赫卻已甩袖離去,絲毫沒有了之前那“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風度。

荀彧見狀,趕緊出麵,對眾多大臣說道:“陛下乃當世英主,自有決斷。諸位臣工所言,各有道理,隻是王悍將軍與陛下並肩作戰多年,其兄又為陛下戰死,陛下一時激動,不能自製,也是情理之中。還請諸位臣工各回府邸,待陛下冷靜之後,自會降旨。”

馮芳等人麵麵相覷,隨後都站了起來,緩緩退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