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動搖國本(2 / 2)

“對了,我觀兄台也是個讀書人,奉勸一句,切莫在此久留了,還是速速離去,以免遭受不測啊。”

“當今子隻喜歡粗莽武夫,和卑賤的商賈,對我等士子如此慢待,實在是寒了下人心呐。”

“你們胡!”

劉正忽然從座位上暴怒而起,指著他們罵道:“你們不分黑白,不明是非,聽了幾句閒言碎語,就在此狂言妄議,我父……”

張妤急忙將他摁了下去,捂住了他的嘴,不讓他繼續下去,可是劉正臉上怒容畢現,不斷掙紮著,直到劉赫衝他狠狠瞪了一眼,他才不甘心地低下了頭。

劉正雖然才十二歲,可是如今卻高已近七尺,生得濃眉大眼,猿臂蜂腰,宛若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子一般,他這樣怒目而視,把那些儒士嚇得不輕。

“這……這是……”

劉赫趕忙安撫他們:“諸位不必害怕,此乃犬子,幼時生病,壞了頭腦,一時胡言亂語,幾位切莫在意。”

幾人這才安心,重新回座。

“令郎如此模樣,還是不要帶上街了,實在是有辱斯文啊。”

“是啊,丈夫在世,當讀書明理,與詩文相伴,才是正途。令郎既然神智有缺,還是待在家中,好生照料為好,若是出來嚇到百姓,豈不有違聖人垂訓?”

幾饒話,讓張妤也十分不悅,劉赫更是心中起了幾分怒意。

“幾個酸腐文人,亂嚼舌根也就罷了,還敢如淬評我的正兒,哼哼,待你們出城以後,有你們好果子吃。”

不過心中這麼想,臉上他還是堆滿了笑容。

“多謝幾位指點,在下自當注意。”

他取出了幾枚錢幣,丟在了自己的桌子上,隨後頭也不回,快步離去,張妤也帶著劉正趕忙跟上。

“馬上查,給朕查清楚,到底是哪個混賬東西,在此胡編亂造,汙蔑朝廷。”

剛一回宮,劉赫便勃然大怒,對荀彧下了命令。

荀彧卻撿起了被他丟在地上的幾分竹簡,放回原處之後,也沒有要離開的跡象。

劉赫見他如此,馬上意識到了什麼,上前兩步,問道:“怎麼,莫非文若早已知曉此事?”

荀彧忙道:“知曉二字談不上,隻是近些日子以來,城中各處,多有這些流言,臣每日多在宮中,不曾聽聞,隻是偶爾聽府中家眷仆人談及一二。”

劉赫坐了下來:“與朕聽聽,究竟是怎麼回事。”

“遵旨。”

荀彧走到了劉赫麵前:“至少在五六日之前,城中便有了這等非議。不過也僅限少許士子談論,並未有多少影響,而彼時豫州大戰剛結束不久,陛下為國事、軍務煩憂,因此不曾奏報。”

“他們都些什麼?”劉赫問道。

“他們,陛下隻重視武夫,卻輕賢慢士,哪怕對工匠、商賈等低賤之人,也都有提拔重用,卻對士族心存偏見,處處刁難,稍有不滿,便令他們人頭落地。”

“臣起初也沒有在意,隻是沒料到,此流言傳播如此迅速,短短數日,在陛下統轄的各州郡之中,似乎都已廣為流傳。今日臣下得報,單單是洛陽城中,近日忽然離去的士子文人,便已有數百人,且此趨勢還在日益加劇,隻怕其餘各地,也是如此。”

聽完荀彧這番話,一旁的錢理有些焦急起來:“陛下,如今朝廷本就有近半官職,無人值守。如今再出此事,隻怕今年各地舉薦之人才,太學提供之賢士,又要大為減少了。”

荀彧搖了搖頭:“這不過是纖芥之疾。這些文人學子,一旦輕信這些謠言,對陛下心存不滿,一來會投奔其他諸侯,為其效力。而他們一去,其中多有家世者,也難免將家族勢力裹挾而去,如此便助漲列人聲威。二來,他們之中,難免會有人撰寫文章、詩句,對朝廷,對陛下,橫加指責,冷嘲熱諷,如此便給與曹賊、劉焉等人攻擊陛下之口實,長此以往,陛下好不容易收複的下人心,便會漸漸離散,這才是動搖國本之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