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十一章 臥龍之見(2 / 2)

諸葛玄撚須回道:“瑾兒啊,你說的不錯。那徐州玄德公,確是當世英傑,我那日與他暢談一番,深覺此人氣象萬千,有龍鳳之姿。若不是有天子發榜招賢在前,我定然會應其邀請,前往聽用。這劉備如今勢力並不強盛,正是用人之際,我,還有瑾兒你,到了徐州,都必然能得重用,再過幾年,亮兒,誕兒長成之後,也能即刻進入仕途,原也是上佳之選,隻是可惜,與天子相比,這取舍之間,自是不必猶疑了。”

諸葛瑾說道:“叔父說得也是。何況如今天子重辦太學,據說規模極盛,幾位弟弟都正逢適學之年,到了洛陽,名師遍布,對弟弟們求學之路,也多有裨益。徐州雖也算是中原富庶之地,可與洛陽相比,還是相差太遠。”

“叔父和兄長說的不對。”一個聲音從後麵的馬車裡傳了出來,隨後,馬車的簾子被掀開,一個腦袋鑽出來,看著二人。

這少年長得是眉清目秀,唇紅齒白,尤其一雙眼睛,星輝燦爛,炯炯有神,一看便知絕非常人。

“亮兒,你怎麼出來了?外麵天寒地凍,你還是在馬車裡待著,切莫凍著才好。”

諸葛玄一臉擔憂地說道。

諸葛亮卻不以為意,直接從馬車裡走出來,坐到了車夫的旁邊的車板上,對這車板上的灰塵,絲毫沒有在意。

“小侄隻是聽叔父和兄長方才談及徐州劉玄德以及當今天子,心中有些異見,故而出來一辯。”

諸葛瑾一聽,頓時來了興致,他停下了腳步,低下頭看著自己這個二弟。

“哦?那二弟莫非以為,我等應當去投玄德公,而不該去洛陽麼?”

諸葛亮搖了搖頭:“非也,天子乃大漢正統,更兼英明神武,威震寰宇,我諸葛氏也是忠良之後,今有此機遇,自當投效朝廷,豈有棄天子,而就諸侯之理?”

“這便奇了。那你為何說與我和叔父之見有所不同呢?”

諸葛亮從車板上站起身來,對著二人作揖行禮,隨後才開口:“方才叔父提及,劉玄德氣象萬千,有龍鳳之姿,更說若非陛下有召在先,得此公親自來情,則定會前往效命。”

諸葛玄對這個侄子出麵反駁自己,也沒有半點生氣的樣子,反而一臉和煦的笑容:“不錯,我確有此言。”

“恕侄兒直言,叔父此話,大有謬誤。”諸葛亮毫不客氣地說道。

“是麼?那亮兒說說,如何謬誤?”諸葛玄來了興趣,主動追問起來。

諸葛亮抬起一隻手,指了指身後徐州的方向:“侄兒在府中時,也曾見過玄德公,此人確實胸襟不小,絕非池中之物,若不是有當今天子這等絕世英豪在,則於此亂世之中,玄德公未必不可成為這漢室之中,匡扶宗廟的一代雄傑。”

諸葛玄納悶了:“既然你也對他如此讚賞,為何又覺得我諸葛氏不該為他效命?”

諸葛亮正了正衣冠,雙手朝著西方恭敬行禮:“正因玄德公氣象非凡,隻恐不甘為人之下。如若漢皇暗弱,天子無能,則為保扶社稷,叔父自可輔佐劉玄德,以續漢室國祚。可如今天子,乃千年難遇之聖君,這劉備居於徐州,天子尚可駕馭,共同對敵,若我諸葛氏前往輔佐,使其勢力壯大,則剿滅曹賊之後,天下卻未必能夠就此安定。”

“這……”諸葛玄和諸葛瑾二人,都對這番言論,深感震驚。

不過諸葛玄也是見過世麵的人,很快麵色便恢複如初:“亮兒能想到此處,殊為難得啊,至於是非對錯與否,嗬嗬,恐非我等所能評定了。不過叔父此去洛陽,心中也有一節,不知亮兒可能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