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全麵決戰(2 / 2)

“不錯,確實是一件極為緊要之事。”

劉焉點了點頭,隨後看向張任:“張將軍,你將事情與他們說個明白。”

“臣遵旨。”張任走出來,看著眾人,開口道:“根據最新探得的情報,偽帝劉赫,即將為其太後,舉辦五十壽誕,他已傳命關羽等各方將領,火速趕回洛陽,為太後祝壽。如今,涼州大軍,由張遼、錢寧等人暫為接掌。”

“還有這等事?”眾人都有些驚訝。

張任堅定說道:“此事已由末將反複確認,絕對不會有誤。”

這下,眾多大臣都有些驚喜交加起來。

“如此良機,乃上天賜我,關羽一走,敵軍群龍無首,正是我軍出擊之時。”

“不錯。有張將軍之勇,對付張遼等人,實在綽綽有餘。”

大臣們幾乎眾口一詞,紛紛上奏,要求出兵。

“那劉赫怎會為舉辦壽誕,而荒廢了軍務,將統兵大將調走?莫非其中有詐?”

劉璋眉頭緊鎖,說出了一句與眾人不同的話。

劉焉也說道:“此次朕叫諸位愛卿前來,也正是為了此事。這兩年來,關羽在涼州平定羌人之亂,幾乎已將羌人諸多部落,悉數收服,我益州若再無行動,隻怕用不了多久,便要遭受其大軍猛攻。朕有意趁此良機,舉兵北伐,卻又憂心是劉赫奸計,故此猶豫不決。”

“陛下所慮,十分在理。”張鬆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劉璋的猜疑。

“劉赫,何許人也?雖是偽帝,卻頗有謀略,且治國、治軍極嚴,絕不會以私廢公。如今居然借太後壽誕之名,調走各方主帥,實在蹊蹺得很,微臣以為,還是謹慎為好。”

“張鬆此言不確。”黃權駁斥道:“我等困守益州之地,要想出川,可謂千難萬險,更遑論輔佐陛下,一統四海?如今既然有大好時機擺在眼前,豈有坐視之理?

“不錯不錯,公衡言之有理。”眾臣都隨聲附和起來。

劉焉見他們爭執不下,掃視一圈後,將目光放在了老將嚴顏的身上。

“嚴老將軍見識廣博,不知有何見解?”

嚴顏趨步出列:“老臣以為,此事雖有幾分蹊蹺,卻也並非無跡可尋。”

劉焉老眼放光:“哦?何解?”

嚴顏說道:“其一,那關羽乃劉赫結義兄弟,劉赫之母,也便如同是關羽之母。母親過壽,身為人子,豈有不去之理?其二,關羽此人,曆來自視甚高,小覷天下英雄,尤其在平定羌人叛亂時,百戰皆勝,未嘗一敗,更使其人眼高於頂,目空一切。其三,我軍已有兩年多不曾出川,劉赫與關羽,定然以為我軍鬥誌已失,對我少有防備,這才會安心讓主將離去。”

“有此三點,微臣以為,他會拋下大軍,安心回洛陽過壽,也在情理之中。”

“言下之意,老將軍也支持出兵了?”劉焉問道。

嚴顏猶豫稍許,點了點頭:“陛下若要出兵,老臣願為先鋒。”

“好,有老將軍一言,朕心大定。”劉焉看起來十分高興。

“傳旨,命張任為帥,嚴顏、孟達、龐羲、吳蘭、泠苞、吳懿為將,統兵十萬,出漢中,討伐涼州。”

而與此同時,豫州,慎陽城中。

“哈哈哈……好,好啊……劉赫小兒,狂妄自大,不將我軍放在眼中,此真乃天賜良機也。”

曹操大喜過望,撫掌大笑。

程昱說道:“主公,荊州糧草業已運抵,我軍休整完畢,隨時可以出擊。”

“好,傳命三軍,明日卯時,全軍進發,奪回安城。”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孫堅和劉備的軍中。

此刻,劉焉、曹操、孫堅、劉備,四方兵馬,磨刀霍霍,同時瞄準了剛剛被調走主將的劉赫大軍。

而劉赫本人,此時已然和張勇、朱燁、高順、徐晃等人一道,出現在前往洛陽的官道之上。

劉赫策馬狂奔之際,時不時回頭朝後方看去,雙目之中,精芒閃爍。

“天下能否一統,就看此計成功與否了。曹操……朕的這份大禮,不知你能不能承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