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三章 早有暗招(2 / 2)

“父親怎得還能笑得出來?”

楊彪揉了揉胸口:“我兒未免太過短視了些。為父稱病多年,連朝會都極少參與,你就不奇怪,那日我怎會突然起意,要進宮麵聖,奏陳廷議?”

楊修也有些納悶:“是啊,孩兒當時也有些不解,隻以為父親是突發靈感,想到這等大事,才會如此行事。莫非父親早有安排?”

楊彪輕捋白須,微微頷首:“不錯。事到如今,為父也可以告知於你了。當日之事,並非是老夫所想,而是陛下之意。”

“陛下之意?”楊修麵帶驚恐:“難道……難道是陛下暗中授意父親,故意為之,目的便是要引王司徒上鉤?”

楊彪滿臉微笑,再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正是。那日陛下以探病為名,特地過府,與為父一敘。天子言談之間,提及太學雖大,可能容納之學子,終究有限,若能在各州郡中,廣辦官學,當可澤被萬民,更能為朝廷選賢用能,實乃大漢長治久安之根本國策。”

“然朝廷如今隻有半壁江山,更兼戰事連連,耗資靡費,要想開辦眾多官學,一時間難以籌措經費,陛下為此連連歎息,滿腹憂愁。”

楊修恍然大悟:“父親當時便有所領悟,提議由朝廷下旨,讓各地士族豪門,朝廷重臣,當世大儒,自設私學,招募學子,填補官學之空缺?”

“不錯。”楊彪點了點頭:“陛下又提到,往年朝中派係林立,各大豪門,以門生故吏之便,網羅黨羽,明爭暗鬥,使得國力虛耗,實乃國之弊病。而開設私學,勢必使如此情勢,愈演愈烈。為父當時並非明白陛下之用意,畢竟我弘農楊氏,乃天下士族之首,一旦開設私學,這羅織黨羽之事,自然我楊氏首當其衝,因此隻當陛下是對我有警戒、垂訓之意。”

“可陛下走後,為父仔細思量,卻覺得陛下另有深意。若隻是要加以警告,陛下何須親自過府,大可傳召老夫入宮,豈不更顯皇家威嚴?故此,為父輾轉反側,思量數日,方才明白陛下之苦心,便是要借我之口,鼓動王允等本就有心在朝廷之外,培植勢力之人,利用自身財力,開辦私學,隨後陛下再用些手段,將私學變成官學,如此,即可打擊懷有二心之大臣,又可解決朝廷開辦官學之耗費,豈非一舉兩得?”

“嘶……”楊修有些瞠目結舌:“陛下用心,竟然深遠至此?這是要借我楊氏之刀,殺他王氏的威風啊。”

轉念一想,楊修又有些欣喜:“如此,豈不正說明,陛下對我楊氏之信任,遠超對王氏?”

“嘿嘿……”楊彪冷笑道:“信任?陛下何等雄主,信任二字,絕非雄主胸中所思所想。楊氏也好,王氏也罷,抑或是他崔氏、盧氏、皇甫氏等等,在陛下眼中,不過就是工具,是棋子,比起那池子中的魚,也並無二致,釣魚之人,豈會對魚談什麼信任?”

說完,他隨手抄起石桌上一隻陶盆裡的魚餌,揮手一甩,灑入了魚池之中,惹得無數魚兒,紛紛爭搶。

楊修大感震驚:“看來……這私學,就是陛下用來釣太原王氏等人的一片魚餌啊。我等士族豪門,在朝在野,可屹立不倒,永享榮華,所依仗者,一為學識,二為田產。前者保證門生故吏無數,搖旗呐喊,共同進退。後者保證錦衣玉食,享用不儘。”

“之前陛下借售書一事,暗中將王氏等諸多家族之田產,悉數低價收購,看起來他們售賣書籍,所得錢糧,遠勝田地之產出,可田地產出,全由家族自身掌控,書籍售賣之權、之利,實則掌握在陛下手中。一旦陛下有意,隨時可以收回。”

“太學本就斬斷了我等家族舉薦人才,網羅門生之渠道,若私學再被朝廷收走,則此二立身之本,儘歸於陛下手中,我等之生死,從此為陛下一言而決矣……”

楊修越想,便越是驚恐萬分。

他看著自己的父親,喃喃道:“如此自斷根基之事,父親何苦為之?”

楊彪卻是哭笑一聲:“你當為父就願意不成?你太小看陛下了,當今天子,再也不是當年初登基時,那位不通權謀之人了。沒有我弘農楊氏相助,陛下一樣有辦法做到,且會將我楊氏一並清算。此戰明知勝負,既然難以作壁上觀,那除了選擇相助勝者,從而能夠分一杯羹外,為父還有其他選擇麼?”

楊修眼珠轉動,鬨鐘迅速盤算起來,忽然,他一拍腦門:“我想起來了,當初在館驛門口,那些調戲烏孫公主之人,實則都是被陛下派人暗中蠱惑慫恿所致,而那些人的身份……”

楊彪沉聲嗬斥道:“住口!為父早就說過,當日之事,你必須權作不知,否則,大難臨頭,楊氏頃刻覆滅。這等小聰明,日後斷不可有,記住了麼?”

楊修悻悻道:“孩兒記住了……”

<a href="" target="_blank"></a>

.xdd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