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八章 輿論洶洶(1 / 2)

皇宮,司馬門外。

等候朝會的文武百官,俱在此地侯旨,準備入宮。

一個約莫三十六七歲,頭戴進賢冠,身著黑色的文官朝服的男子,手執芴板,畢恭畢敬來到王允麵前。

“見過舅父。”

王允眉頭微皺:“說過多少次,非在家中時,當以官職互稱,這宮門外,朝會時,豈容你在此攀親?”

那人連忙糾正:“外甥……哦不,下官謹遵教誨。”

“嗯。”王允微微頷首,目光直視前方,身體也是站得筆直,身上的朝服,一塵不染,明顯在出門前燙熨過。

那男子繼續說道:“下官多蒙太師提攜,晉升弘農太守,大恩大德,沒齒不忘。”

此人乃是王允表外甥,名為馬衡,字清平。七年前受太原王氏舉薦為秀才得以出仕,半月前,原弘農太守病逝後,王允便推舉他繼任。

王允依舊表情嚴肅,淡然道:“老夫乃是為國舉賢,此乃皇恩浩蕩,你理當報效朝廷才是,老夫何功之有。”

馬衡連連點頭稱是,隨即站得更近了一些,輕聲道:“稍後朝會上,下官定當竭儘全力,依計行事,確保……”

“嗯?”王允一個嚴厲的眼神,阻止他繼續說下去。馬衡自知多嘴,立刻閉口不言,恭恭敬敬站在一邊。

王允雙目,半睜半閉,隱晦的目光之下,一道狡黠之色,一閃而逝。

“籌謀多年,今日便是功成之日。大殿下,可莫怪老臣心狠啊,隻怪你自己年輕識淺,意氣用事,著了老臣的道……”

這時,厚重的司馬門,緩緩打開,群臣頓時提起了精神。

龔三兒揮動拂塵,走出宮門,就在群臣都等待著他那句“眾臣入宮”的話語時,卻聽得他清了清嗓子,隨後呼喊了一聲。

“今日陛下身體有恙,罷朝兩日,諸位臣工不必等候了。”

說完,扭頭便要離去,驚愕中的大臣們趕忙圍了過來。

“龔常侍,陛下怎得忽然病了?”

“是啊,陛下向來身體康健,得了什麼病,可曾請了太醫?”

“陛下登基多年,從未罷朝,尋常纖芥之疾,何至於此?”

“如今南方孫賊蠢蠢欲動,絲綢之路新通,諸事繁亂,東邊海賊,蜀地南蠻,皆有造亂之像,陛下怎可棄國事而不顧?”

龔三兒掃視了他們一圈,微微一笑:“咱家不過是個內侍,這朝政國事,咱家是不懂的,更不敢妄議。不過陛下昨夜在新婕妤宮中就寢時,驟然暈厥,雖無大礙,可太醫說是過度操勞所致。咱家也不過是前來傳旨而已,諸位大臣若想探明就裡,不妨請旨入宮,親自麵聖,問個明白。”

留下這麼一句話後,龔三兒也不管那些大臣還有何反映,轉身便回到宮門之後。

一堆大臣迅速圍到了王允身邊。

“太師,陛下這是何意?莫非是有所察覺?”

“是啊,我等準備許久,可不能功虧一簣啊。”

王允也是眉頭緊鎖,心中左右思量,也想不明白這位天子的用意。

昨夜劉正出宮殺人一事,天子必然是已經知曉了,眼下罷朝兩日,莫非是緩兵之計?

王允搖了搖頭,心中想不出所以然來,可在諸位以他馬首是瞻的大臣麵前,卻必須做出一副鎮定的模樣。

“諸位不必憂慮,陛下既然龍體抱恙,我等各司其職,兩日後再來上朝,也就是了。都回去吧。”

言罷,他也快步離去。

眾臣眼見如此,麵麵相覷,最後也隻得散去了。

不遠處的盧植、崔烈等人,看著這邊的動靜,都是麵帶嘲諷。

“盧公,你說此番陛下究竟會如何應對啊?崔某怎有些看不明白了。”

盧植撚著花白的胡須,笑道:“太傅何必操這份心?陛下有命,我等聽命行事也就是了。天子英明決斷,自有妙計。”

一旁的鐘繇打趣道:“盧公此刻倒是風輕雲淡了。也不知數日前,是誰,在收到來自各地私學,上百名山長,數百位大儒的聯名信時,又驚又氣又急,將手中剛剛從皇甫侄兒詐來的茶壺給摔碎了。”

盧植臉色一陣尷尬:“元常向有忠厚長者美名,今日怎也變得這般毒舌,倒有幾分那滿寵的意味,看來廷尉著實不是個好去處。”

蔡邕爽朗大笑:“好了好了,盧公,鐘公,宮門之前爭鬨,豈不有損風度?老夫昨日新書一帖,左右無事,請諸位過府一觀,品評一二,如何?”

“好啊。伯喈書法,得陛下金口禦批,為天下第一,怎可錯過,同去同去……”

洛陽南城,苗家幾人,在朱燁府中,畢竟是客居,何況彼此身份差距太大,讓這一家人難免覺得處處拘束,因此便出得府來,去自己往日擺攤的那條街市上,尋找老友,聊作散心。

“老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