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實力暴漲(2 / 2)

如今東漢末年,管理鬆懈,但是普通百姓依然不太敢肆無忌憚地進行遷移,所以哪怕黃水鄉的生活條件十分吸引人,但是在這短時間內就有膽量,也有能力搬過來定居的人並不多。

但是,這裡麵卻並不包括一種人,那就是流民!

流民都是其他地方受了災,生活不下去,被迫到處流浪的人,所謂的戶籍管理製度,對他們已經沒有任何威懾力,他們所求的,就是兩個字活著!

並州各地,隔壁幽、冀、涼、司各州,鬨災荒的,北方邊境不堪胡虜劫掠的,在家鄉因各種原因無法生存下去的,凡此種種原因產生的流民,不知有多少。

劉赫記得,前世的時候看過《後漢書》,裡麵曾經有記載,在恒帝永興元年,也就是公元154年的生活:“百姓饑窮,流冗道路,至有數十萬戶。”

類似的事情,在東漢末年可以說是稀鬆平常,如今這個時節,比起154年,世道還要更加艱難,流民現象也就愈發嚴重了。

而太原郡相對還算穩定,不少流民都遊蕩到此地,想討一口飯吃,甚至於嚴格來說,就連關羽、程良,從某種意義上也屬於背井離鄉的流民,乃至於那些流竄於太行山的山賊們中大部分人也是一樣。

而這些在太原郡討生活的流民,在聽聞了黃水鄉的這一事跡之後,都如同是迷路之時見到了指路明燈,困守沙漠之人發現了綠洲水源,一個個成群結隊地開始朝著黃水鄉狂奔而來!

甚至一些四處流竄的小股賊寇也棄惡從善,希望到黃水鄉過上正常的生活。

九個多月過去,到了今年的歲末,黃水鄉總共新搬過來居民近千戶,足足三千七百多人,絕大多數都是各處流民,讓黃水鄉的總人口一下子從五千多躍升到超將近九千人!

五千多一個鄉,在這並州隻能算中等,而現在九千人的規模,卻是足以讓黃水鄉躍居並州第一大鄉,儼然可以和狼調縣這樣的小型縣城中的人口規模相比!

突然多出來這麼多人,各位亭長不得不放下了自家的農活,天天忙活著給這些人進行登記,還有安排房屋,開墾農田。

錢亭長甚至把自己隻有十三歲的兒子都拉上來幫忙了,卻沒想到這個少年歲數不大,處理起這些事務倒是井井有條,很快就上手了,讓劉潛和盧亭長讚歎不已。

不過人數太多,雖然待開墾的荒地是足夠,可各個村落裡原本的空置房屋已經遠遠無法滿足這麼多人的居住要求了。

在三位亭長,還有劉赫等人的協調之下,眾多村民連夜趕工,很快就造出了數百間瓦房,讓新來的村民們不至於無家可歸。

這邊是忙的焦頭爛額,劉赫卻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在這個亂世,地盤和人口就是最重要的資源,沒有地盤,沒有人口,就無處征兵,任你能力再強也沒有用武之地,更何況自己立誓要還百姓一個清平天下,那就要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