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偶遇崔鈞(2 / 2)

“好了,不必管它了。咱們回去重新取些工具來,繞過這塊巨石,再挖一條新的河道也就是了。雖然多耗費些時間,但也是唯一的辦法了。”

大家想想,也確實隻能如此了。

而就在此時,不遠處走來一個身影,引起了劉赫的注意。

此人看起來比葉祥還年輕一些,高七尺有餘,頭戴逍遙巾,身著皂角袍,左側腰間還配備著一把寶劍,頗有些氣度,不像是個普通農家子弟,而且劉赫在這十裡八鄉也沒見過。

“這少年看起來氣質恢宏文雅,既然來到了黃水鄉的地界,我也該上去迎一迎,莫要讓人覺得本鄉百姓沒有禮數。”

劉赫放下了衣袖,撣了撣身上的灰塵,朝著那人走了過去。

“這位公子有禮了,在下姓劉,名赫,今年十九,見兄台氣度不凡,且似乎不是本鄉的人,因此特來見禮。”

那少年看了看劉赫,也報以一笑,還禮道:“劉公子有禮了。小弟安平縣崔鈞,今年十七,奉家父之命,四處遊學。因天氣炎熱,在下口中饑渴,見此地有人家,故而冒昧前來,討口水喝。”

劉赫一聽到“崔鈞”這個名字,心中如同打過一個晴天霹靂!

“崔鈞!崔州平!諸葛四友啊!我的天呐,居然讓我遇到了一個這麼牛叉的曆史人物,哈哈,不能放過,絕對不能放過啊!”

諸葛亮是多少三國愛好者的偶像,而提到諸葛亮,就少不了要提他當年在隆中耕讀時的經曆。

當時諸葛亮有四個至交好友,分彆是崔鈞崔州平、徐庶徐元直、石韜石廣元、孟建孟公威,這五個人都可以說是有治世之才。

而五人之中,諸葛亮成為蜀漢丞相,徐元直、石廣元和孟公威都出仕於曹魏,唯獨這個崔州平,有著位列三公的父親,曾任虎賁中郎將、河西太守等職位,但後來卻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辭去了官職,遊曆於荊襄之地,再之後就完全消失在了史書之中。

崔鈞的父親崔烈,乃是當世名士,也是大儒學家崔的孫子,這崔烈少時便有賢名,如果曆史沒有改變的話,他如今應該是當朝九卿之一的廷尉,之後在中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85年,在漢靈帝劉宏的傅母程夫人多番撮合下,花費五百萬錢買了一個三公之一的司徒之職,之後又出任太尉。

在原本曆史中,這位崔太尉因屢次公然反對董卓,而他的兒子,也就是眼前這位崔州平又響應了曹操和袁紹發起的討董卓聯盟,因此崔烈被董卓捉拿下獄,之後死於李、郭汜之亂。

所以說起來,這個崔州平也算是滿門忠烈了,再加上自己也是情致高雅,能力不凡,所以劉赫前世的時候,對這個曆史人物一直都很有好感。

崔鈞看劉赫不知因為什麼原因就開始發呆了,心裡有些疑惑。

“劉公子?劉公子?”

在崔鈞的反複呼喚之下,劉赫這才回過神來,趕緊努力讓自己平靜了下來。

“原來是崔廷尉之子啊,失敬失敬!我這兒就有水,儘管喝就是!”

劉赫取過自己的水囊,遞給崔鈞,但崔鈞卻更加疑惑了。

“劉公子怎知家父是誰?又怎會知曉他如今身居何職呢?公子姓劉,莫非是朝中的哪位王公之後?如此倒是在下眼拙失禮了啊!”

當然這是劉赫故意這麼說的,引起崔鈞對自己的好奇心,才能有機會和他更多地相處,也才有機會收服他。

劉赫爽朗地笑道:“嗬嗬,我哪兒是什麼朝中王公之後啊,家父不過是此地的一名亭長罷了。雖是漢室宗親,但祖上廣陵思王謀逆作亂,早已家道中落,不提也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