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必定不......不辱使命......”
“那就來簽字吧。”
赫爾曼走到了執政官麵前,拿出了一份契約,重重地拍在了桌上。對麵的執政官見他這樣的動作,被驚得嚇了一跳,連胡子都炸了起來。
簽字?
看著眼前的契約,執政官感覺頭昏眼花。
契約上的每一個字,他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卻顯得格外模糊,歪歪斜斜地看不清上麵寫了什麼。字裡行間,似乎到處都是“責任”,讓執政官的意識逐漸開始恍惚。
直到他倒下的那一刻,他才聽清,周圍的市民代表們,似乎都在喊著他的名字。
......
“真是場鬨劇。”
利奧拿著手裡的情報,默默地搖著頭。
奧多則在利奧身邊,靜靜地聽著。作為最聰慧的聽眾,奧多是為數不多能完全理解利奧的人,而他也剛從德意誌趕回來,並不準備去羅馬繼續承擔樞機的職責,而是先在科雷佐拉休息一下。
“怎麼說?”奧多嘴裡嚼著小零食,“蘭杜爾夫打輸了,還是格裡高利又惹禍了?”
“皇帝腦子犯渾了。”
利奧搖了搖頭。
“他居然要在奧格斯堡推行市民自治。”
奧多愣了一下道:“這有什麼不行的嗎?”
果然,大部分人都這麼想。
看來還是自己的路子太成功,導致很多人產生了不正常的幻想,所以硬是來效仿自己這套吧。
不過聽眾是奧多,利奧還是準備分析一下。
於是他開口道:“除了意大利,和東方的羅馬帝國,其他大部分地區的城市,都不具備搞城市自治的可能性。”
“嗯......”
奧多沉吟著,似乎在思考著這番話的含義。
利奧很快就給出了解釋。
“因為那些地方的經濟不夠發達啊。”
這才是重點。
“想讓城市自治,首先得找經濟足夠發達的城市吧。就算是羅馬,當初好歹也是有兩萬多人的城市。如果沒有足夠的經濟托底,還是接受領主的統治更好,而不是胡搞城市自治。”
說到這裡,利奧又點了點地圖。
他的手指落在了萊茵河。
“就算想在帝國內搞城市自治,除了意大利之外,最合適的就是萊茵河畔的城市了。科隆、美因茨、法蘭克福,到底是哪個不好呢,居然讓海因裡希想著在奧格斯堡搞。”
不得不說,海因裡希的確是犯渾了。
或者說,他太年輕了。
曆史上的海因裡希,也是搞城市自治的高手。
但那時是在1077年,經曆了卡諾莎之辱,在教皇麵前磕頭之後,才開始發力的。那時候的海因裡希,已經親政了十年左右,培養了足夠的政治資源,也擁有足夠的政治經驗,去進行一些試驗性的改革。
現在呢?
海因裡希底子薄,經驗少,外部壓力還比曆史上的要大。
再這麼胡亂操作下去,利奧可真的要把蘭杜爾夫當作敵人,而不是海因裡希了啊。
“給蘭杜爾夫一封信。”
利奧說道:“可以讓他適當放緩一下進攻速度,不要著急追擊了。或許,海因裡希有埋伏呢?”
裡卡多應了一聲,低頭開始寫起了信。
奧多則是笑了。
他一眼就看出利奧想做什麼。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