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
“大妹!(梅姨坐下。)”
“梅姨芸兒的姿態動作,語言反應,三份心理問卷,綜合評估,芸兒沒有抑鬱症。”
“太好了!大妹!!(梅姨很開心)”
“但心理障礙應該是有的,我看了芸兒體檢報告,身體沒問題,情緒不穩,抖,厭食,應該是心理問題。”
“嚴重嗎?大妹!”
“梅姨怎麼說?芸兒情感依賴很嚴重,一旦依賴的人離開,問題很嚴重!芸兒會強迫自己找人替代依賴的人!情感很脆弱!簡單來說人情緒分樂觀,悲觀,崩潰!情感變化分幾個階段。但芸兒確是極度樂觀,崩潰!心理有問題。”
“大妹!怎麼辦?”
“梅姨什麼都不做,芸兒跟男朋友分手,我們在做心理治療。芸兒如果這次分手了!最多再能談個一次戀愛,再分手可能不是心理疾病的問題了!或者芸兒不會再愛任何人!得看芸兒愛男朋友的程度。”
“什麼?大妹,有那麼嚴重嗎?”
“嗯!梅姨芸兒提到男朋友的眼神是愛意,又極度自卑,這跟網暴有關係。網暴前,芸兒情緒不穩,抖,厭食,有!但不嚴重。”
“對!芸兒很少情緒不穩,封殺都沒有情緒不穩,芸兒小時候就抖了!但也沒幾次,吃多了,也隻是說難受,沒有吐的這麼厲害,”
“梅姨是身體的保護作用,芸兒,壓力過大,身體承受不了!就會情緒不穩,抖,厭食。這挺好的,不能得精神病。”
“嗯!不能得精神病就行我擔心這孩子”
“梅姨!芸兒!不會的,跟性格樂觀有關,現在芸兒就是被全網罵的自卑!又極度擔心男朋友離開自己!缺乏安全感。”
“大妹!芸兒會沒事吧?”
“梅姨彆給芸兒壓力。彆讓芸兒再看心理醫生了!”
“為什麼?大妹!”
“梅姨你告訴芸兒沒病,她會很樂觀的!你一旦讓芸兒看心理醫生,她會給自己過大的心理壓力,反而不好!”
“嗯!知道了!大妹!”
“梅姨之前芸兒隻是一點童年陰影。”
“什麼?大妹!”
“芸兒問卷裡家人,最多九個字,還是奶奶。父母題,一般都二個字回答。童年最快樂的事?芸兒回答,吃飽了,奶奶給我扇風。”
“(梅姨哽咽了。)芸兒童年就為了上鏡好看,開始節食了!”
“梅姨芸兒父母對芸兒好嗎?”
“大妹!親父母當然好啊!印象中芸兒跟父母挺好的!芸兒還給父母錢做生意。”
“梅姨給錢並不代表感情好!芸兒性格,唯一好的就是樂觀!其它孤獨,情感脆弱,自卑,敏感,渴望被愛,害怕自己愛彆人!性格形成都是有童年陰影的表現。或者說童年不幸福!”
“大妹!芸兒沒有童年,要麼拍照片,要麼拍雜誌,要麼拍戲。很忙的!”
“梅姨!童年不幸福的人,多多少少心理都會有點問題的!”
“嗯!我知道了!大妹!不會再給芸兒看心理醫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