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過去瞧瞧。"
李傑應允,他還沒體驗過古代的詩詞盛會呢。
兩人抵達現場,選擇了一個角落裡的不起眼座位。
這時,一位老者步入人群。
"杜老。"
"杜老駕到。"
有人喊道,原來是文壇赫赫有名的杜審言。
此次詩會由杜審言評判各才子的詩作,其權威毋庸置疑。
"老朽今日受楊大人之邀,有幸參與此詩會,屆時還望各位才俊不吝賜教,為我大唐增光添彩。"
杜審言向眾人拱手致意。
"嗯,說的還算得體。"
高延福在李傑耳邊低語。
"哼,什麼宵小之輩,連杜老都不尊稱,竟還在背後指手畫腳。"
一旁的少年聞言,不屑地嗤笑。
李傑和高延福看去,此人約莫二十出頭,比楊桐年輕些,模樣還有點相似。
"嘿,這家夥跟楊桐還真有幾分相像。"
高延福評論道,李傑也點頭認同,確實很像。
"你們居然敢直呼我堂兄的名字?"
此人正是楊桐的堂弟,楊神讓。
"原來是楊桐的堂弟。"
李傑說道,難怪二人頗有幾分神似。
"竟然,竟然,你們居然毫不避忌,好啊,待會我就告訴我堂兄。"
李傑和高延福一笑置之,楊桐在太子殿下麵前什麼都不是。
李傑並未與楊神讓計較,此時已有人送上紙筆墨硯,邀請眾才子賦詩一首。
"看你們這架勢,居然還會作詩,哼,真是可笑。"
楊神讓坐在李傑身旁,見他也打算寫詩,不禁冷笑。
李傑根本不理睬這如蒼蠅般煩人的家夥。
"小高,為公子我研磨。"
李傑吩咐,高延福立刻上前準備。
李傑握起毛筆,他前世就熱愛這種文化,因此運用起來得心應手。
他構思了一首詞,恰好是關於七夕的,提筆揮毫: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河悄然橫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超越世間無數。柔情如水,良辰如夢,怎忍回顧鵲橋歸途!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乎朝朝暮暮。
李傑寫完,一旁的高延福驚呆了,太子殿下何時變得如此才華橫溢,竟能寫出如此美妙的詞句,以前竟未察覺。
"發什麼呆,拿上去吧。"
"是。"
高延福回過神來,連忙收起李傑的詩作。
"彆以為會寫字就能寫出好詩,待會兒寫得不好,杜老一樣會丟下來。"
楊神讓在一旁說道。
李傑輕酌一口陳年佳釀,這流傳千年的美酒,若是不佳,隻怕世人皆醉。
果然如此。
“這,這是何人筆墨?”
杜審言望見這首詞,頓時怔住,直勾勾地看向高延福詢問。
“家公子所作。”
高延福自豪地指向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