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被李傑驚到了。
杜審言也起身,難道即將見證大唐首位天才的誕生?就算詩作隻是一般,能同時創作十首,此人也必定非凡。
"公子太白,這不是開玩笑吧?"
上官婉兒也驚訝地看著李傑,希望他不是在玩鬨。
"哈哈,我從不開玩笑。"
李傑揮袖,又叫道:"小高。"
"在。"
高延福立刻上前應答。
"你去。"
"是。"
高延福走向前排的桌子。
"快去,再準備九張桌子和九套筆墨紙硯。"
見李傑興致高昂,杜審言連忙吩咐。
幾個書童應聲上前,杜審言也按捺不住,準備親自參與。
"滿月如明鏡,思鄉心斷刀。飄蓬行路遙,望桂思天高。"
李傑出口成詩,此刻心中激蕩,靈感如泉湧。
這首律詩的上半部一出,全場皆驚,開篇氣勢宏大,且正應了中秋之月。
上官婉兒愣在原地,太子的才華,猶如天賜,磅礴大氣。
"水麵似霜雪,林中見羽翼。此刻望玉兔,細數秋毫意。"
李傑一口氣完成了下半部詩篇。
對於杜審言而言,李傑仿佛遇見了知音,這種詩意與他的作品遙相呼應,卻又似在原有的根基上更上一層樓。
"明月升天山,蒼茫雲海間。"
李傑無視眾人驚異的目光,緊接著又吟出下一首。
"快記下來。"
杜審言急切地指示,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一個萬古流傳的文壇巨匠正於今日誕生。
"長風萬裡行,吹過玉門關。漢軍至白登山,胡人窺青海。戰地無歸人,戍卒思故鄉。高樓月明夜,誰人不歎息。"
李傑意猶未儘,一口氣吟出一首完整的詩篇。
上官婉兒連忙起身,為李傑斟滿酒杯。
李傑望著上官婉兒微醺的麵龐,輕輕一撫,肌膚如絲,觸感甚佳。
上官婉兒瞬間雙頰緋紅。
"好酒。"
李傑一飲而儘,繼續吟誦:"夜幕收儘清寒,銀河靜轉如玉盤。此生良宵難再,明年月圓何處觀?"
"花前獨酌酒,無伴共親近。邀月舉杯舞,影子成三人。"
......
"月兒何時圓?舉杯問青天。"
"你可見黃河之水從天際奔騰,入海不複回。"
所有人都在奮筆疾書,李傑的每一言、每一詩都如星辰般閃耀。
杜審言興奮得幾乎要跳躍,中秋詩詞之後,李傑又開始吟誦其他主題的詩篇,句句皆為經典,涵蓋世間萬象,無所不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