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那是我懶。"
陳銘撓撓頭,有點尷尬地說。
他可不敢說是簡化字,實際上他已經儘量寫繁體字了,問題是繁體字真的太難了,有些隻能湊合。
鄭子菲鄭重地收好味精的配方,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陳銘:"銘哥兒寫字用的是什麼工具?寫得如此流暢!"
"瞧,這是翎毛筆,西方人在千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了。"陳銘平淡地拿出自製的翎毛筆遞給鄭子菲。
"嗯,確實實用……"
鄭子菲持筆仔細打量,目光不停流轉。
"製作這玩意比毛筆簡單,姐姐覺得好,稍後我就把方法寫下來給你。"陳銘輕描淡寫地說。
"好吧,這兩件東西暫且存入味全齋,我會告訴鄭掌櫃記賬的。"鄭子菲轉而吩咐道。
話音剛落,兩人相視一笑,感覺有些微妙。
"姑娘,陳公子,前廳有兩位道士找公子您呢。"此時芝蘭在外廳通報。
"哦,是大王莊的友人。"
陳銘連忙向主仆二人解釋。
"客人上門,眼看將近中午,芝蘭,讓廚房準備些酒菜,好好款待銘公子的朋友。"鄭子菲急忙吩咐。
遵循內外之彆,鄭小姐沒有再出來與兩位仙童相見,芝蘭依舊忙碌著打點一切。
"萬盛樓"在大明兩京和江南多地都有分店,其菜肴的美味可想而知。
陳銘三人事情解決,心情舒暢,自然儘情享用,直至酒足飯飽。
臨走時,他們讓鄭掌櫃結賬,老人隻是笑笑,擺手示意不必。
"銘兄弟真是深藏不露,果然有手段,才過一天,案子就解決了,還能白吃一頓,嘖嘖!"回家路上,子愚剔著牙感慨道。
"按照師父的說法,這叫天賜英明,可能和師父那天做法有關!"回味著美食的子癡附和道。
陳銘聽著兩位仙童的讚美,心中也頗為開心,但更讓他高興的是內心的事,卻不能對外人言說。
一路談笑風生,他們回到了大王莊。
隻是一天,卻仿佛隔了很久。
陳銘望著一片繁忙的田野,仿佛看到了千年的變遷。
回到莊裡,他首先向張道長和王老族長報告平安。
看到陳銘隻用一天時間,單槍匹馬解決了官司,安然無恙歸來,莊上的鄉民對他的敬仰更深了。
道長撚須微笑,頻頻點頭,不知是在讚賞陳銘的表現,還是滿意自己獨特的識人眼光,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大家都鼓勵陳銘全力以赴,大顯身手,讓大王莊的百姓擺脫缺水之苦,迎接豐收之年。
眾人齊心協力,迅速行動起來。
田間地頭開始挖掘溝渠,有的還架起了楠竹水管,清澈的水流開始流淌,到處充滿希望。
就這樣熱火朝天,時間飛逝,三天過去了。
接近正午的一天,陳銘正帶領大家在西麵的"兌金井"修複管道。
這時,負責水行聯絡的王五娃從北麵氣喘籲籲地跑來,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銘哥,你表哥來找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