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朝賀(2 / 2)

盛世春 青銅穗 8789 字 5個月前

“那你怎麼這麼久都不曾來裴家玩兒啊?”

顧纓纓紅著臉,有點答不上來。

傅真笑嘻嘻地又道:“改日我請你到裴家來喝茶,希望你能賞臉。”

顧纓纓略為愕然,遲疑了一下又說道:“您是說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傅真道:“就明日吧。你要是有空的話,就選在明日下晌。”

顧纓纓似乎大感震驚。連連看了她幾眼,末了才重重點頭。“好,明日下晌,纓纓一定會去拜訪。”

傅真笑了下,順手輕拉著他回到殿內。

顧纓纓作為顧老太傅的長孫女,出身名門,知書達禮,是大周不可多得的千金閨秀。

前世梁寧死的時候,顧纓纓還很小,不過顧老太傅跟五大將軍府的關係都不錯,所以梁寧與顧纓纓也算熟悉。

小姑娘比裴瞻小了四五歲——嚴格說起來,比如今的傅真還大了三個月,但她的心地不染纖塵,是被家人長輩寵愛嗬護的嬌嬌女。

小姑娘喜歡裴瞻。

這是傅真嫁給裴瞻之後,才無意間旁人嘴裡聽說到的。

當然據傅真所知,裴瞻從來也沒有給過她親近的機會。

但是不管裴瞻婚前婚後,顧纓纓都沒有對裴瞻有過任何逾禮之舉,更不曾有過任何糾纏的行為。

甚至在裴瞻定親之後,從前經常到裴家來串門的顧纓纓,就再也沒有踏過裴家的門檻了。

也再也沒有在裴瞻麵前出現過。

小姑娘很知進退。而且也很自愛。

她會對喜歡的男子最終娶回的女子感到好奇,這也是情理之中吧?

傅真不認為這是什麼大不了的。

餘生漫長,她也挺願意多個能走動的小姐妹。

正式的宮宴布置在太和殿。

到了午時,乾清宮的太監就前來恭請皇後至太和殿與皇帝一道接受朝賀,文武百官以及命婦同往。

這一次的跪拜才是正式而莊嚴的。

整套章程持續了有三四刻鐘之久。

朝賀中途,傅真目光掃了一下四周,還是沒有看到楊奕,但很快她就發現了人群之中的易筠。

從前她跟易家不熟,不過易家也是隨同皇帝征戰入京的功臣,至少認識。

此刻易筠合攏雙手而立,眼觀鼻鼻觀心的姿態,似乎對一切都胸有成竹。

於是傅真又看了看他身邊的人,一眼又鎖定了位於易筠前方的兩個麵生的少年。

這二人皆為十五六歲上下。雖然姿態端正,但是一雙不住的來回瞟動的眼睛,卻透露出了對這等場合的激動與不適應。

“……楊姓子弟二人特地入京為皇後娘娘賀壽!”

傅真正自琢磨,此時位於百官前方就有人朗聲稟奏起來。

她還沒來得及看出是哪一個,這時先前那兩個少年就急忙出列,撩開袍子跪了下去。

咚咚磕了幾個頭之後,就顫著聲音高呼起來:“……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這就是宗族裡的子弟嗎?”

皇後和顏悅色,好像平日那樣慈愛地看著一雙子侄。然後她抬了抬手:“來人,行賞!”

隨後走出了一路宮人,捧著金銀珠寶各色物事上前。

旁側自有太監高唱著賞賜的禮單。

原先知道這件事的人齊齊把目光聚焦了上去。

不曾知道的,此時臉上則露出了濃濃的驚色,且忙著與周圍人目光交流。

“皇上,”這是都察院有人道,“敢問這二位是何身份?為何他們能以楊姓子弟的身份在此為皇後娘娘賀壽?”

高坐於龍椅上的皇帝臉上波瀾不驚,一派鎮定之色。

“這二位是易家從朕的祖籍找回來的旁支子弟,宗人府那邊核實過其身份,確實與朕同族。”

大殿之上頓時一片嘩然。

有的人不信,有的人震驚,還有的人則反應較快,已經開始露出了喜色。

“這是可喜可賀之事啊!我大周皇室還有如此旁室子弟,這,這是大周之福!是天佑大周!”

不知道是誰率先呼出了這麼一句。隨後就帶出了一大片的賀喜之聲!

易筠出列行禮:“恭賀皇上!恭賀娘娘!今有楊氏族侄在此,臣懇請皇上下旨讓宗人府將其二人譜係造冊,並以皇親爵位賜封二人,昭告天下!”

他這話出來之後,殿上的聲音更大了。但仔細聽來卻分成了三派。一派認可易筠的說法,一派表示就算是與皇帝同族血脈也相隔的太遠,怎麼能三言兩語就給冊封?

再一派,就是傅真裴瞻他們這些人了。

傅真他們所有人都沒有吭聲。

哪怕這議論的聲音像潮水一樣越來越大,他們也隻是站在平靜的帝後下方,同樣平靜的站立著。

“皇上!……”

“肅靜!”

易筠還想張嘴,就在這時皇帝已經開口了,他微擰著雙眉,威嚴的望著下方,“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他們是朕的同族不假。已經讓宗人府查過,這還有什麼好吵的?”

先前不支持立刻冊封的那批官員傻眼了。

而以易筠為代表的支持冊封的官員們,此時則露出了幾分得意。

皇帝目光一一掃過了他們,然後停頓在那已經掩飾不住喜色的兩個少年身上,揮手道:“已經給娘娘朝賀完畢,娘娘也已經給了賞賜,那你下去吧。”

這下輪到兩個少年傻眼了!

易筠也愣了:“皇上,他們可是好不容易找回來的……”

“誰讓你找回來?”皇帝淡眼一瞥,“朕可曾讓你去找了?朕說過讓你們誰去找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