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國(1 / 2)

平瑤樂 於樂公子 6736 字 9個月前

麗國之所以會出兵攻打比自己強大的安國,完全是被逼的!麗國因為連年的乾旱導致國庫空虛,糧食十分短缺,有的地方已經有百姓開始鬨事了,麗國的國君李泰賢多次向安國求助,安國卻無動於衷,正在這時,蒙國的使者來到了麗國的國都開城。

蒙使此來的目的是想與麗國結盟共同進攻安國,並開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其一是麗國的所有軍資均由蒙國提供,其二就是蒙國提供糧食給麗國的百姓。這讓李泰賢不得不深思了,條件這麼優厚,唯一的回報就是與其同時出兵,有點不可想象啊!

“國主,蒙使提出的條件不可謂不豐厚,但這一定是個陷阱,咱們與安國相鄰,與蒙國不相交並且沒有什麼往來,如果咱們遭到了安國的反擊,蒙國必不會救咱們,即使救也來不及。所以微臣認為此事不可為。”麗國的宰相崔安植擔憂地說道。

“愛卿所言極是,但蒙國的條件實在是豐厚可以緩解咱們國內急需,如今國內並不穩定,如果還沒有糧食的話國亂不可控啊!另外,咱們的探子說安國現在內政不穩,安國皇帝與他們的忠王貌合神離,似乎有內亂的可能。一旦安國內戰,咱們也就有了可乘之機,他們是顧不上咱們的。”

“國主,這是在賭啊!即使要出兵也得是在安國內戰之後啊!”崔安植有些心慌,國主應該是已經有主意了。

“我賭安國必內亂!”

雖然李泰賢與蒙國達成了協議,但不見兔子不撒鷹的道理都懂,眼見著蒙國的物資通過海運源源不斷地送到麗國後,李泰賢決心出兵,但還是耍了個心眼,就是並沒有與蒙國同時出兵,以國內發生暴亂為由調兵平亂,蒙國上下大罵麗國背信棄義。在蒙使多次催促下,並且在得知安國的大軍多數都在防禦蒙國並沒有在東北增兵後,李泰賢終於發兵了,於是就有了安國學生遇見麗國兵!

“李大人,信我送到了,我得回到山上去。”於樂向縣令李德明報了信後,準備上山。可樂樂是死活不鬆開於樂的衣服,於樂生氣了,真想揍樂樂,這丫頭真犟!沒辦法的於樂抱著樂樂去接女同學了。

李、易、連、池四人渾身上下臟亂不堪,抬著一頭肥鹿回來了。“哈哈,先生,您看,我們逮到了多大的一頭鹿啊!”

“你們快放下鹿,準備迎敵,麗國的士兵就要上崖了。”陸夫子說道。

“啊!這麼好嗎,哈哈!可以打仗了!”四人不約而同地抽出了自己的佩劍,跑向了陣地。

“臥槽,人還不少啊,得有近千人!”

“他們爬了多久了?”

“近一個時辰了。”

“這麼慢!”

“你下去往上爬試試!”

“嗬嗬,還是算了吧!我太累了,休息一下!”

“學子們,一組負責砍斷他們的鉤繩;二和三組用石頭砸對方的弓箭手,人與人之間距離不要太近,間隔三尺到六尺。先不要用樹槍,你們沒練過投擲會浪費的,等麗國兵距離近了用樹槍。大家記住,不要露頭,咱們沒有頭盔,要防備對方的弓箭。”陸夫子的人員分配和分工很有用兵之道。

陸平兒見於樂策馬馳來心情自然高興得很,可是看到於樂懷裡的樂樂在瞪自己,不美麗了!“於樂,你怎麼又回來了,樂樂真是無時無刻離不開你呀!”

“你們還好吧!我已經把消息轉告給縣令大人了,我怕你們有什麼不測,所以回來看看你們。”

“我們都還好,沒什麼不妥的,就是有幾人被嚇到了,上車了還哭,真丟人!”

“陸平兒,你說誰呢,我哭怎麼了,我害怕怎麼了,你管得著嗎?”

“你哭死我都不管,你管得了我說嗎?”陸平兒被樂樂瞪得心有氣,終於找到一個出氣筒了。

“彆吵了,現在距離縣城不遠了,一會進了城,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於樂不耐煩地說道,自己不能參戰也憋著氣呢!

“於樂,你看,是縣衙的官差,幾十人呐!”陸平兒駕著牛車看到遠處向自己馳來的人們說道。

“嗯,可能是支援先生他們的。”

“啥,就這幾十人,不夠啊?”陸平兒心裡咯噔一下!

於樂見陸平兒小臉煞白,知道她在為自己的父親擔心。唉,樂樂啊!你可真是愁死我了!於樂愁眉不展的苦相讓陸平兒有了遐想!這是在擔心自己嗎,嘻嘻!

此時的白頭峰上,麗國的士兵終於臨近了。

“眾弟子聽令,給我砸!”陸夫子雙手推石,隨著石頭的落下,崖下傳來一聲慘叫,這聲慘叫激起了學生們的戰鬥之心,個個奮勇當先。

“大家彆衝動,小心他們的弓箭手,先砸弓箭手。”陸雨不時地警告著大家,指揮著大家。

突如其來的石頭讓麗國士兵們心理上有了退意,不是說安國沒有準備嗎,這是偷襲嗎,這不是明攻了嗎,對方早有伏兵!該死的將軍竟敢騙我們,這明明是讓我們送死!

不過半個時辰而已,麗國兵開始往回爬了。“哈哈,他們逃了!”學生們見麗國兵退了,高興地歡呼起來。陸夫子臉上也露出了笑容,看著蹦跳的學生們,不禁感慨道:“風華正茂少年時、豆蔻年華爭朝夕。壯哉!”

“大家有沒有受傷的?”

“有,先生,我的手被石頭拉了個口子,太背了!”

“哈哈......”引來大家的歡笑聲。

“先生,我,我中箭了!”一名肩膀中箭的同學痛苦的說道。

“受傷的到我這來,我給你們包紮!還有就是大家不要高興得太早,敵人還會進攻的,小心戒備!抓緊休息,餓了吃,渴了喝!所有物資要節製,咱們要做好長期準備!”感慨了一番的陸夫子告誡著自己的眾弟子們,他並沒有告訴弟子們長白關的邊軍如果來馳援最快也要一天的時間才能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