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越教導劉範的這段時間裡,劉焉也沒有閒著。王越之所以能夠前來教導劉範。
第一是因為劉家這漢室宗親的名號,想著或許會對自己有所幫助。第二是聽到了劉焉對劉範的大肆誇耀,想要見識一番真假。
至於這第三嘛,則是因為劉焉答應了他,願意為他引薦,讓他前往洛陽混個一官半職。
劉焉畢竟曾在洛陽任職,再加上其漢室宗親的名號以及曾經位列三公的老師祝恬,說他沒有點能力背景那是不可能的。
………………
寒來暑往,時光如梭。
轉眼間,公元169年已經走到了歲末。
這一年的時間,對於劉範來說,是十分珍貴的。
有著王越的指導,劉範每天都在刻苦修煉,揮劍灑汗,仿佛不知疲倦一般。
在王越的悉心指導下,劉範的進步速度相當驚人。雖然他的身體還未完全長開,但他成熟的靈魂卻使他願意吃苦耐勞,不斷超越自我。
因此,僅僅一年的時間,劉範便將王越的劍術學了個七七八八。就算王越在此時離開,他也可以憑借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劍客。
而這一年來,王越看著劉範的成長,心中也是充滿了欣慰和喜悅。
起初,他並沒有想過這個五六歲的孩童,能夠堅持下來。
但慢慢的,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讓他知道了,這個孩子不僅有著非凡的天賦和潛力,更有著無與倫比的毅力與信念。
隻要稍加雕琢,他就一定能夠成為一顆璀璨的明星。
因此,後來的王越對劉範的指導也是越發用心,他認可了劉範這個徒弟,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希望劉範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成為一名真正的劍術大師……
眼看二人就要分彆,劉範心中可謂是萬分不舍。但他也知道,此時的他根本就沒有資格留下王越,使其待在他的身邊,所以便沒有做過多的挽留。
王越雖然心中也有些許不舍,但他心中的抱負還是讓他決定前往京都洛陽。
在離開之前,王越思來想去,還是將劉範給叫到了屋內,並且交給了他一個信封。
王越看著劉範囑咐道:“範兒,為師這一走便不知何時才能與你相見了,為師也沒有什麼寶貝能夠傳給你。”
“雖然能教你的劍術我都已教給了你,但我怕將來我不在你身邊之後,你會有所懈怠。”
“師父早些年遊曆天下之時,曾與多位大師切磋過武藝,其中尤與槍神童淵相交最深。”
“他的武藝與人品都無可挑剔,甚至因為兵器的原因,他的武藝還要在我之上。”
“戰場之上,一寸長,一寸強的道理你應該是知道的。如果你將來真的成為了將軍,上了戰場,僅憑手中寶劍,恐怕很難與真正的強敵對抗。”
“因此,為師為你留下了一封書信,你可憑借此信前去尋找童淵,以我與他的交情,他定會悉心教導於你。”
“這是為師唯一能為你做的事情了,好好保重吧,希望將來有一天,你我師徒二人還有再相見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