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可惜,一直主張懷柔政策的他最終被公孫瓚取而代之,依舊沒能討得個好下場。
可現如今,公孫瓚因為劉範的到來,並沒有如同曆史上那般獲得太大的聲望,甚至根本就沒有被朝廷關注。
並且此時的烏桓也已經被劉範儘數消滅、吞並,哪怕他離開此地,這公孫瓚也沒有了立功的機會。
而劉範找劉虞喝酒聊天,主要原因自然也是為了與他聯絡感情,方便日後拿下幽州。
並且,在兩人喝酒聊天之際,劉範也會時不時的提上一嘴,讓劉虞小心著點公孫瓚。
反正話已至此,劉虞是否會聽,能否改變他原先曆史中的結局就不是劉範可以把控的了。
至於說幫助劉虞提前殺了公孫瓚或者招降於他,將他帶在身邊,說實在的,劉範還真沒這個心思。
公孫瓚在之前出戰之時,畢竟也有些功勞,再加上數年前公孫瓚對於鄒靖還有著救命之恩,若是平白無故殺了他,必然會使軍中惹來不必要的非議。
至於不帶走他,無非就是劉範看不上,畢竟這家夥雖然曆史上對外能力不弱,但對於內戰實在是拉胯的很。
更何況他還有著一顆與能力並不相符的雄心,難不成以後派他外出打仗還得多派個人監視著點?
………………
一月之後。
如今剩下的那點镔鐵已經被全部鍛造完畢,除了給軍中將領預留的幾十件以外,整整一千套百鍛鋼甲劉範全部送給了典韋。
劉範讓他在軍中重新挑選些人,又組成了五千的護衛營。並且那一千的重甲鐵騎劉範也交給了他指揮,讓他統領了六千人。
而鮮於輔、鮮於銀以及鄒靖三人,劉範則是命他們每人各領三千騎兵。
至於趙雲,劉範則是給了他五千騎兵。對於他來說,這五千人已經算是極限了。
畢竟趙雲作戰喜歡猛打猛衝,若是讓他帶領的兵馬過多,在衝鋒之時就容易導致首尾不能相顧。
總不能作戰之時前軍已經衝了出來,見到後軍被圍在率兵衝回去援救吧?
況且,劉範與趙雲在一起待了十來年,對於他的能力還是很清楚的。趙雲雖然渾身是膽,勇猛無畏,但是在統兵能力上還是有待提升的。
對於程昱,劉範思來想去後還是決定不再分配兵權。倒不是不信任他,恰恰相反,劉範其實要更加重視他一些。
畢竟,在目前來說,程昱是他麾下唯一可以擔任智囊的存在。劉範害怕他一直衝鋒在前危險太大,會有所閃失。
當劉範與他說明這一情況後,程昱也沒有任何的異議,毫不猶豫的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至於劉範自己,則是統領了一萬騎兵。
這一萬人自然便是劉範去年剛到幽州招募新兵之時,留下來與鄒靖守城的那一批。
這些人都是以劉範的名義進行招募的,再加上劉範此時多餘的馬匹不少,總要有人來騎。
劉範可不會傻傻的將這一萬人給留在幽州,白白便宜了劉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