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馬童憑借此功獲封中水侯,封邑中水縣,食邑一千五百戶。
直到漢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呂馬童的玄孫呂宜成因為酎金不合規,被免去爵位,侯國撤除,中水縣屬涿郡,永元二年(公元90年)改屬河間郡。
此時,中水縣的一處山峰之上,四名青年站在山上向遠處眺望。
不遠處正發生一場大戰,說是大戰,更為恰當的乃是一場單方麵的碾壓。
一群白馬騎兵正在圍殺數萬盜匪。
“廉頗兄弟,你覺得公孫瓚麾下的白馬義從和當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的趙國騎兵相比如何?”一位眼神犀利,身材魁梧,麵容冷峻的青年出聲問道。
“樂兄,公孫瓚麾下的騎兵確實勇猛,比起當年我大趙騎兵有過之而無不及。畢竟時隔近五百年,無論是戰馬的體能,騎兵武器、盔甲的精良程度,以及將士的技戰術水平都要遠高於當年!”廉頗慨然歎道。
原來這四人正是如今在袁紹麾下為將的樂毅、廉頗以及廉頗收的兩個徒弟,當初的獵戶張河、張江。
此時,張河、張江已經成為廉頗的親衛,畢恭畢敬的站在兩人身後眺望遠方的戰場。
“沒錯,五百年了,時代在發展,任何事物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前進,這也是我邀請廉頗兄弟來觀看公孫瓚白馬義從的原因,我們還需要學習的地方有很多,這已經不是當年的戰國時代了。”樂毅觸目興歎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