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在朝廷內任職期間,結識了袁公路,覺得他雖然比起其兄袁本初稍有不如,還是一位不錯的名門子弟。
沒想到自從袁公路來到南陽之後,性情大變,或許與自己親兄袁基以及袁隗一門被董卓所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吧。
不過,既然我已經接受了袁公路的邀請,在他麾下任職,自然會竭儘全力的助他成就一番事業。
我所識之人中,元直在兵法上的造詣絕對能排進前三,而且也是目前唯一能找到之人,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華歆走的是儒學以及政略道路,對於軍事的事情同樣並不精通,所以對於荊州軍進逼鄧縣,有著深深的擔憂。
徐庶麵露猶豫之色,等了許久,才頗為艱難的說道:“我不願加入袁術的陣營,但是看在子魚兄的麵子上,可以暫時擔任參謀一職,助如今的南陽太守袁胤將荊州軍驅逐出南陽郡。一旦荊州軍退去,袁公路需要放任我們離去,不得為難我們。”
華歆聞言大喜,急忙說道:“我向元直保證,如果真能將荊州軍趕出南陽郡,元直要走要留,悉聽尊便,袁公路絕不會為難你們。”
此事在華歆看來,乃一舉三得也。
其一,自己說服了徐庶暫時為袁術效力,抵擋荊州的軍隊,儘了下屬的本份。
其二,即使徐庶立下大功,展現出了才能,也必定不會受到袁術的重用,因為出身決定了徐庶在袁術這裡的地位。
即使耿弇、寇恂二將,也是在救過袁術性命,又在和其有姻親關係的何夔大力舉薦、力保之下,才得到用武之地。
其三,他也算是給了徐庶一個天下揚名的機會,一旦他將劉表的軍隊消滅,他的名聲也會傳遍天下。
“既然如此,我們就等待子魚兄的消息!”徐庶拱手一禮的說道。
“沒問題,此事十萬火急,我就不在此耽誤時間了,將來一定宴請幾位,把酒言歡。”華歆起身做了一禮後,立刻轉身急匆匆而去。
“元直兄,這……你為何答應子魚暫時為袁術效力啊,當初我們談論天下英雄之時,你可是一點兒也看不上袁術。”石韜不解的問道。
“廣元,我們如今沒有一點兒名氣,所以才需要人引薦進入各大勢力。
即使如此,也很難得到重用。
但是,如果能借此一戰而揚名,我們走到哪都會受人禮遇,哪還需要仰人鼻息?”徐庶歎息道。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悲哀,注重門第世家的出身,注定會流失大量的人才。
“不愧是元直,說話永遠讓人信服。”一旁的那位王姓生死之交稱讚道。
“原來如此,元直之後可想好了去處?”石韜追問道。
徐庶沒有回答,而是站起身來,將目光望向了遙遠的北方。
並州和幽州,有兩位漢室宗親,他們不看門第出身,隻注重能力和德行。那是他這樣連寒門都算不上的平民所向往的地方。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他們的地盤越來越大,他們對於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