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高覽率領南皮縣的八千精銳趕到了重合縣外。
重合縣北門外,集結了兩萬左右的賊寇。
高覽見狀,先是長槍一揮,後排的弓箭手狂射一陣,待到對方陣型大亂後,率領一千餘騎兵衝進對方的大軍中,逢人便殺。雙方的武器裝備差距太大,大多數盜匪連護身鎧甲都沒有,被弓箭射中者非死即傷。
後邊的步兵隊也緊跟其後的衝了上來,兩萬餘賊寇沒過多久就折損近三成。
賊首見到敵軍凶猛,組織剩餘的軍隊漸漸退去。
北城門上的軍隊見到敵軍退去,援軍到來,大喜過望,立刻開啟城門,將眾人迎了進來。
高覽在見過縣令一麵,打聽了一下如今重合縣的局勢後,又向眾人保證道:“大家堅持一下,今日你們也看到了,對方不過仗著人多勢眾罷了。
其實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隻要我們的正規軍再多來一些,必定能擊退這群賊寇。
而我出發之前,渤海郡太守季雍已經派人去魏郡向袁公求援,恐怕現在即使沒有到達鄴城,也距離不遠了,大夥兒不必擔心。”
高覽隨後又向縣令詢問了一些重合縣的事宜後,就帶領軍隊前去各個城門布防了。
而此時,高覽所說的使者,卻被公孫瓚的斥候抓住,帶到了長史關靖麵前。
昨日,這名從斥候隊裡挑選的精英擔任前去求援的使者,他出發前已經想好了路線。
傍晚可到達渤海郡西南方的修縣。
然後趁著夜色,沿著清河,通過甘陵國,進入魏郡。
結果當時公孫瓚正好清剿完平原郡邊境的盜匪,這名使者從修縣出發沒有多久,就在平原郡與渤海郡交接的邊境,被公孫瓚的斥候抓獲。
當時的主要負責人都已經熟睡,等到次日天明後,斥候才將這名使者交給了長史關靖。
關靖字士起,太原人,年輕時曾經在本郡擔任過一段時間的酷吏,太原被南匈奴與白波軍占領後,關靖棄官而去,來到幽州,投靠了曾經在孟津有過交情的公孫瓚。
多次幫助公孫瓚出謀劃策,頗受公孫瓚的信任和寵愛。
“這位大人想必是公孫太守麾下謀士吧?在下並非細作,而是渤海郡太守季雍的護衛,因為渤海郡遭遇大量的盜匪攻擊,我這才星夜趕路前去魏郡求援。
大人如是不信,可以看看這封季太守寫給袁公的求援信。”使者急不可耐的說完後,就要從懷裡將信件拿出,卻發現身上的信件早已經不在,這下真把他嚇壞了。
“閣下無須緊張,你把盜匪攻打渤海郡的事情說一遍,若真是如你所說,現在去魏郡求援未必趕得上,說不定我們公孫將軍卻能出兵平叛,畢竟現在公孫將軍才剿滅平原郡的盜匪,正是士氣高漲的時期,而渤海郡又與我們相鄰。”關靖大有深意的說道。
“若公孫太守願意出兵,那真是再好不過了,我們渤海郡也有救了!”這位使者乃季雍手下的斥候,哪懂政治上和外交上的事情。於是毫不保留的將自己知道的所有事情都詳細的說與對方。
沒過多久,還在半醒半睡中的公孫瓚就聽到門外關靖向守衛喊道:“煩請通報一聲,就說關靖有天大的喜事要和公孫將軍詳談,如果公孫將軍遷怒,我自會一力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