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郡,美陽縣。
當皇甫嵩從斥候那裡得到白起帶領大軍離開武關,向東南而去之時,立刻喚來其侄子皇甫酈吩咐道:“這是陛下的命令,你即刻帶領三千將士前去接收武關,並駐軍於此,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準放行。”
皇甫酈年少聰穎,有專對之才,安定皇甫氏乃名將世家,這一代的皇甫酈卻不走名將之路,而是喜歡研究政略曆史。
聽聞叔父如此說,不禁大驚道:“董卓麾下的大將白起剛剛從武關離開,叔父就讓我帶軍前去駐守,恐怕陛下已經準備撥亂反正,發動政變了吧?”
皇甫嵩之前沒有向自己的侄子透露分毫,是怕有泄露的危機。
如今陛下已經準備發難,他們是大漢的臣子,自當遵從陛下的詔令。
更何況皇甫嵩對董卓進京後的所作所為一直大為不滿,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僅憑自己手下的數萬軍隊極難抗衡董卓的西北大軍。
皇甫嵩也知道自己侄子素有韜略,謀算無雙,將陛下讓自己出兵郿縣的事情向皇甫酈明說。
皇甫酈思量片刻,向皇甫嵩言道:“陛下命令叔父攻打董卓的封地郿縣,恐怕是想將董卓剩餘的軍隊從京城裡麵調出,然後發動政變,將京城內董卓剩餘的勢力連根拔除。郿縣守軍不多,攻克並不困難,隻是如果董卓大軍前來,郿縣四周沒有天險,並不適合防守。
而野戰遇上董卓麾下能征善戰的並州軍,我們的勝算也不大。”
“酈兒放心,我隻是作出圍攻的態勢,卻圍而不攻,並不會攻下郿縣。如今董卓仍然勢大,陛下的命令也隻是讓我們將董卓在京城的軍隊調出,如果我們攻下郿縣,將董卓的族人一網打儘,反而讓董卓少了後顧之憂。
以董卓的性格,說不動真會直接率軍打回京城,禍亂天下。
我如今隻要對郿縣圍而不攻,一旦董卓大軍進入扶風郡後,我會立刻率領大軍向東北的馮翊郡而去,然後率軍進入河東郡,並說服段煨離開董卓,帶領涼州軍為陛下效力。
段煨是新豐縣候段熲的親弟,想必一定會深明大義,棄暗投明。他麾下的涼州軍這些年來與我一起多次在北方邊境並肩作戰,在血與淚的戰火中結下了不解之緣,我相信他們必定能為陛下所用。”皇甫嵩將自己的謀算說了出來。
“叔父讓我去接手武關,恐怕是防止白起在得到消息後,率軍回援?隻要我率領三千軍隊死守住武關,憑借天險,必定能將白起阻擋在門外!”皇甫酈了然於胸的說道。
“沒錯,不過以我所見,酈兒隻要守住武關,不放任何人通行,恐怕深入南陽的白起軍隊很難得到消息,我也隻是為了預防萬一。
你要多派斥候在長安到扶風郡的路上,隻要發現董卓軍的身影,你就帶領這三千人從武關立刻北上,與我在馮翊郡臨晉縣會師即可。
然後我們渡過黃河,經蒲板津到達河東郡。”皇甫嵩鄭重的向侄子皇甫酈囑咐道。
“諾!侄兒明白!”
…………
次日,天明。
南陽郡,宛城,太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