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見到劉辯臉色不善,不禁皺眉問道:“避世在燕山裡麵的當地人也算是漢人吧?他們劫掠烏桓等異族還能理解,為何要劫掠大漢的軍隊?”
“還不是這混亂的世道造成的?”田疇輕歎一聲後,將這些往事娓娓道來。
原來生活在燕山附近的這些土著,皆是遼西郡的百姓,在大漢失去對遼西郡的掌控後,他們在當地豪族的帶領下,進入燕山避世。
天還未亮,就開始陸續來到海邊進行捕魚的準備,待到傍晚時分回到燕山之中。
人數在他們的經營下,一度發展到近三萬人。
然而這個時代的遼西猛人公孫瓚是個戰爭狂人,以狂虐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為榮。
但是錢糧卻無法支撐他長期作戰,而幽州牧劉虞本身也以安撫異族為主,並不支持公孫瓚的長期作戰。
公孫瓚缺錢少糧之下,開始劫掠右北平郡、漁陽郡、遼西郡的地方豪族。
而隱居於燕山之中的這些百姓大多數都曾經被公孫瓚及其麾下的士卒剝削和劫掠過,因此對公孫瓚以及大漢的軍隊深惡痛絕。
他們曾經在公孫瓚與烏桓作戰後,人困馬乏之時,從燕山中殺出,搶劫過公孫瓚軍隊的糧食,也曾經在烏桓、鮮卑等異族戰敗時,對他們趕儘殺絕過。
因為燕山的東側壁立千仞,重巒疊嶂,險峻異常,易守難攻,烏桓、鮮卑以及白馬將軍公孫瓚都以騎兵為主,進攻數次無果,徒增消耗後,也放棄了對這幫遼西土著的進攻。
“原來是這樣的往事。”劉辯聽聞是這些百姓被劫掠後,暗中反擊,進攻公孫瓚的軍隊,臉色才漸漸緩和。
“他們既然對大漢的軍隊抱有敵意,未必會讓我們順利通行,哪怕是從山上扔下巨石阻擋道路,也會讓我們寸步難行。
子泰可有辦法勸說他們?”嶽飛觀察了一會兒西側的燕山地勢,不禁擔憂的問道。
“鵬舉勿憂,當初我與他們曾經並肩作戰一起擊潰過烏桓和鮮卑的軍隊,我帶領族人隱居徐無山之時,和他們也結為盟友,守望相助。
他們這些年雖然避居深山,但是對外界的消息也並非完全不知。
州牧大人和史侯在幽州的改革和變法也被他們看在眼中,對幽州的執政者已經不像先前對公孫瓚那般敵視,如今再加上我的勸說,必然會讓我們安然通行。
而且一旦我們將遼西郡從烏桓人手中收回,對他們的好處也是非常巨大,他們不必隱居在深山老林之中,可以重新回歸先祖的故地繁衍生息,何樂而不為呢?”田疇信心十足的說道。
沒過多久,嶽飛麾下的踏白軍發現了山林間隱藏的人,立刻前來彙報。
“無妨,應該是遼西項氏一族的斥候,我去與他們交涉一下即可。”田疇向劉辯躬身一禮後,立刻帶領幾人向山林間走去。
遼西項氏是遼西郡的大姓,其始祖季轂,武王時任虎賁中郎職,曾經隨武王伐紂有功。
武王駕崩後,成王繼位,分封叔父季轂於河南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