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眾人到來,丘力居輕咳一聲後,將南邊出現幽州軍的事情大致說了一遍。
“我們這些年和幽州牧劉虞多有交好,除了當初的公孫瓚與我們仇深似海,幽州其他人應該不敢主動對我們發起進攻才對,這些年我們也隻在白馬將軍公孫瓚手下吃過虧。隻要不是公孫瓚領軍前來,我們皆要對方有來無回。”丘力居身邊的一位副將沉吟片刻後,豪氣乾雲的說道。
“這有何難,來者不懼,對方千裡率軍而來,必定人困馬乏,我們趁其不備,出其不意,以我們烏桓騎兵的戰力,當可一戰而破之。”年僅十五歲的小將骨進奮勇的說道,大有睥睨天下的氣勢。
骨進幼時力過於人,在部落裡被同齡人所畏懼,年紀稍長之後,被丘力居看重,成為其帳下一員虎將。
丘力居按了按眉心,非常頭疼現在的手下皆是一群喊打喊殺的莽夫,他有些懷念當年那位跟隨自己多年的漢人謀士了。
他這些年能在烏桓部落內崛起,以及最終在遼西郡的北部站穩腳跟,甚至成為烏桓單於,多虧了這位漢人謀士的出謀劃策。
奈何的兩年前,這位漢人謀士因病去世,逝世前,曾經囑咐自己當結好幽州牧劉虞,因為他在幽州看到了天子氣。
漢人謀士死後,丘力居也確實遵照對方的遺策,開始結好幽州牧劉虞。
即使當初公孫瓚竭力阻止,他仍然想方設法的派遣使者,避過右北平郡內公孫瓚的斥候,去薊縣送上厚禮。
確實換來了數年時間的和平,加上大漢朝堂政權的連續變更,護烏桓校尉沒有及時派遣,導致遼東遼西地區失去控製。
丘力居這兩年開始整合散落各地的烏桓勢力,至少目前遼西北部地區的烏桓勢力已經統一。
他原本想著向南將烏延的勢力收服,先統一整個遼西郡。
沒想到自己身體從去年開始漸漸不行了,為了平穩著陸,他及時停止了統一遼西郡的想法。
結果今日幽州卻派遣大軍,即將兵臨城下。
“當初劉虞派兵進攻上穀郡,擊敗鮮卑人軻比能及其麾下軍隊時,我就預料到了這一天。
劉虞是漢朝任命的幽州牧,而遼西郡原本就是漢朝的土地。
這些年他采取安撫異族的政策,不過是假象而已。
主要原因還是他麾下最出色的將軍公孫瓚不聽他的軍令,這讓他十分頭疼。
如今公孫瓚早已經南下冀州,他沒了公孫瓚的掣肘,加上幽州這些年發展迅速,收複遼西郡也在預料之內。”蹋頓似乎早已經有所預料,故而鎮靜異常的說道。
“頓兒可有退敵之策?當年劉先生逝世之前,曾經建議我,如果未來和幽州軍產生衝突,隻要執政者還是劉伯安,那我們最好投降,方可保全烏桓一族,讓烏桓族的血脈延續下去。”丘力居猶還記得當年那位劉先生逝世之前的囑咐,如實道來。
“此一時,彼一時也!當年我們何等的弱小,叔父麾下不過數千將士,如今我們可有兩萬五千精銳,又如何是當初可以比擬的。
劉先生的遺言適用於當年,卻不適用於今日。
骨將軍有句話說得沒錯,對方遠道而來,我們隻需派出精銳,趁對方立足未穩之時,發動突襲,必能大獲全勝,叔父不必擔憂。”蹋頓胸有成竹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