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新的發現(1 / 2)

“行商們隻說這種物品來自遙遠的北方,至於價格……”劉璋隨後說出了一個驚人的數字,直接讓處變不驚的來敏差點眼珠都瞪了出來。

“這……不瞞季玉賢弟,此物確實是幽州特產,目前也隻有我們幽州掌握了香皂與肥皂的製造方法。至於價格嘛,你們益州的價格是我們幽州本地價格的一百倍!”來敏語出驚人的說道。

經過剛開始的震驚後,他慢慢回過神來,再次變得鎮定自若。

“怎麼可能,價格為何會差距如此之大?這些黑心的商人,看來是時候需要整頓一下益州的商賈了。”劉璋對於價格相差如此之大非常不滿意。

“哈哈,季玉賢弟,這種事情也怪不得這些商人,他們跋山涉水而來,中間要交多少關稅,又要被各種勢力盤剝,甚至還可能向一些盜匪、山賊交過路費。

如果大漢是一個強盛統一的王朝,境內沒有匪患,關稅也隻需要交一次足以。

然而事實上他們一路上交的過路費數量之巨大,是難以想象的,加上身邊還有租賃或是雇傭的護衛,成本太高,所以價格自然而然的上漲到巨額的地步。

否則他們彆說賺錢,回本就已經很難得了,亂世就是如此啊!”來敏家族之中就有做行商生意的,自然對這些事情了然於胸。

劉璋也暗暗的歎了口氣,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連忙問道:“敬達兄,你說行商們在益州販賣的香皂、肥皂價格是你們幽州的百倍之多,香皂還好,肥皂的價格豈不是與白送差不多了?”

“沒錯,史侯……咳咳,州牧大人說過,幽州生產香皂、肥皂的目的不在於賺錢,而是為了改善天下人的生活水平,讓百姓們人人都用得上,人人都用得起。

在幽州肥皂的價格也就相當於普通百姓一頓飯的價格而已,香皂雖然稍微貴一點,但是現在幽州家家戶戶的生活水平都在朝更好的方向發展,除了極個彆的家庭舍不得購買香皂外,幾乎所有百姓都能用得上了。”來敏雖然才到幽州任職沒有多久,卻與有榮焉般自豪的說道。

“不愧是叔父,仁義之名傳遍四海,連遠在益州的百姓都婦孺皆知。隻是價格如此低廉,你們幽州就不怕虧本,短期內虧損還能接受,長此以往如何還能經營下去?”劉璋先是發自肺腑的讚揚了一句,緊接著狐疑的問道。

“無妨,其實香皂、肥皂的原材料成本非常低廉,如果季玉賢弟知道它們的製造方法,一定會感歎我們漢人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反而花費的成本更多的用在支付工人的工錢上。雖然利潤極低,但是史侯……咳咳,州牧大人說了,勝在薄利多銷。

價格如果定得高了,隻有達官顯貴等極少一部分人才買得起,雖然利潤巨大,但是售賣的數量太少,總體收入並不算多。

反而價格便宜,所有的百姓都願意購買,雖然單個物品隻有蠅頭小利,但是售賣的數量非常巨大,總體收入也並不低。

不僅如此,百姓們通過低價用上這樣的物品後,還會感謝我們官府,這就是所謂的名利雙收。”來敏誌得意滿的說道,仿佛幽州的這些功勞都是他一手促成的一樣。

劉璋的父親劉焉自從來到益州後,殺伐太過,當初他們東州集團對於不服從的益州本土勢力采取的是鐵血鎮壓的手段。

時過境遷,雖然他父親早已經逝世,但是許多益州的本土人仍然將他們東州政權視作外來人,並不歡迎他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