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鬼穀門生後裔(2 / 2)

當獨孤猛率領軍隊攻破寨門後,發現營內空無一人,附近打探消息的斥候立刻來報:“漢軍幾乎全是步卒,他們連武器與甲胄都沒有攜帶,已經向南方潰逃。”

正在此時,獨孤猛的副將前來報告:“將軍,營寨內發現大量的武器、盔甲、糧食。這一戰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如此多的物資與武器,真乃大功一件啊!”

“漢軍皆是步卒,以他們的行走速度,如何是我們騎兵的對手。諸位,隨我一起追殺漢軍,務必將他們全殲在石羊河畔,切勿放虎歸山。”獨孤猛豪情萬丈的說道。

…………

距離李牧營寨南二十裡,石羊河東三十裡處,是草原與騰格裡沙漠的交界地。

東西各有一處小山穀,馬超與龐德的伏兵在此早已經等候多時。

聽到北方的馬蹄聲越來越近,馬超不禁興奮的說道:“不出李兄所料,這幫有勇無謀的北蠻子果然窮追不舍,今日定要叫他們知道我們涼州人的厲害。”

另外一處山峰之上,龐德借著月光,遠遠望見了奔襲的獨孤部匈奴騎兵,不禁感慨道:“李將軍用兵如神,料敵先機,即使其先祖趙國名將武安君李牧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隻要能追隨李牧將軍,恢複龐氏家族昔日的榮光已經不遠了,隻是先祖的名聲無論如何還是難以改變!”

龐德先祖是戰國中期魏國名將龐涓。相傳他與孫臏同拜於戰國隱士鬼穀子門下,出師後,來到魏國擔任將軍。

自古以來,大部分人都喜歡以成敗論英雄,龐涓留給世人的印象往往是嫉賢妒能,暗害同門師弟,最終因果循環,被孫臏設計所敗,成就了孫臏的千古之名。

在看到他的缺點以及最後的悲慘下場的同時,我們仍然要肯定他的一些軍事才能。

在他擔任魏國主將的期間,征韓伐趙、討楚抗齊,四麵用兵,不可一世。

他戰敗自殺後,根據《淄川縣誌》記載:“韓趙聯軍因龐涓曾經多次擊敗過他們國家的軍隊,對龐涓非常怨恨,與齊國士卒將龐涓分屍,齊國得到龐涓的首級。”

龐涓生前多次率領魏國軍隊侵略他國,致使樹敵過多,以至於魏惠王下令厚葬不久,陵墓即被偷掘毀壞,暴屍荒野。

孫臏得知消息後,雖然曾經遭遇龐涓的陷害,但是對方已死,昔日的恩怨早已經塵歸塵,土歸土。

念在同門一場,因首級在齊國,孫臏為其在淄川留仙湖另立了碑文,直到兩千餘年後的今日,仍然存在,甚至成為了當地的名勝古跡區。

龐涓死後,他的後裔怕被曾經的政敵以及他國的敵人清算,於是舉族搬遷到了西北大地。

這一沉寂,就是數百年之久。

直到漢末龐德再次在涼州揚名,才開始漸漸嶄露頭角。

…………

李牧率領軍隊輕裝簡行的來到草原與沙漠的交界處,從地上挖出之前埋好的盔甲、武器等裝備後,結成陣勢嚴陣以待。

僅僅一炷香的時間後,獨孤猛率領騎兵團就迅速趕到了石羊河東的山穀附近。

獨孤猛見到敵軍盔甲、武器完好無損,甚至前排的步卒還拿起了盾牌,才恍然大悟的說道:“不好,我們中計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