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涼州自己的荀文若(2 / 2)

一生舉薦有才之士無數,所禮辟的扶風人龐延、天水人楊阜、安定人胡遵、酒泉人龐淯、敦煌人張恭等,最終皆成為魏國的棟梁之材,說他是西北的荀文若,毫不為過。

他死後,他兒子張緝,孫子張邈都成為魏國的絕對忠臣,參與了扳倒司馬氏家族的大計之中。

雖然最終失敗兒子、孫子皆被殺,但是因為張既當年的貢獻和聲望,司馬氏卻並沒有或者說不敢滅其族。

其曾孫張殷,在西晉時,還出仕擔任了梁州刺史。

李牧見到張既到來,立刻介紹道:“這位乃涼州名士,張既,張德容,剩下的事就由德容先生與獨孤將軍詳談,張德容博古通今,乃治國大才,必定能為你們獨孤氏部落規劃出最好的出路。”

“李將軍謬讚了!德容才疏學淺,需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果在下的政略才能達到李將軍的軍事水平,涼州之地必定欣欣向榮。”張既謙虛了一句後,就將獨孤猛與其副將帶到了一處營帳內開始詢問對方獨孤氏部落的詳細情況,並為其出謀劃策。

“李兄!”

“李帥!”

馬超與龐德吩咐自己的副將帶領軍隊暫時看管投降的獨孤氏將士後,就策馬來見李牧了。

“怎麼?看兩位小將軍皆麵露悻悻然的神色,似乎對於此次作戰並不滿足啊?”李牧悠然的說道。

“那倒不是,德容先生已經為我解惑了,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這才是孫子兵法中的最高境界!隻是孟起覺得,似乎此次作戰,並沒有什麼功勞!”馬超有些垂頭喪氣的說道。

“令明非常佩服李帥的用兵之道,隻是此次感覺沒有出多少力,麾下的將士得不到多少軍功而已。”龐德主要為自己麾下的將士遺憾。

“令明不用擔心,此次軍功我會向馬刺史申請,受降獨孤部三萬人,隻要參與此戰的自然人人皆有功勞。倒是孟起,切不可因為看起來一切順利就掉以輕心。

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必須保持敬畏與恭敬心。當年趙括就是因為太想當然,認為自己熟讀兵書,並沒有保持應有的敬畏與恭敬心,最終付出慘重的代價。”李牧如同老師一般向兩人解惑道。

“哈哈,有李帥此言,我就代麾下將士謝過了!”龐德拱手一禮,大喜的說道。

他這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建功立業,重振昔日龐氏家族的威名。

“多謝李兄的指教,孟起會銘記於心,絕不會成為第二個趙括!”馬超鄭重的說道。

他這兩年受到李牧的大力教導,本想稱呼對方師父,但是見李牧如此年輕,僅僅比他大幾歲而已。

雖說華夏有句古語講究達者為師,但是始終稱呼不出來,還是將李牧當成了兄長一般對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