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1 / 2)

孫策立刻抱拳說道:“多謝伯靈先生的指點,我們定當不負所托。”

“鬱林郡是當年百越各族主要生活的區域,時至今日這裡仍然有眾多其他族群在此繁衍生息。

雖然在許多人眼中,現在已經進入了亂世,各地盜匪橫生,民不聊生,諸侯們割據一方,不尊朝廷命令。

但是在我看來,這個時代,卻是不遜於戰國時代的大爭之世。

大爭之世,列國伐交頻頻,強則強,弱則亡。

隻有不斷的發展、建設,壯大自己,才能像當年的秦帝國一般脫穎而出。

而一個地區百姓是根本,得民心者,才能更好的治理與改革。

孟子也提出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觀點。

所以你們在攻打鬱林郡中部與南部諸縣時,一定要嚴於律己,讓麾下的士卒不能打擾到百姓的生活。

並且一路之上如果發現百姓遇到困難,也要儘量給予對方幫助,以此來收買民心。”孫臏不斷的叮囑道。

孫堅出身寒門豪族,寒門與豪族之所以聯係起來,還是因為孫堅的祖上無論是孫武還是孫臏都是不得了的大人物。

寒門並非指貧民階級,而是指門第勢力較低的世家,或是曾經煊赫一時,如今卻家道中落的家族。

孫堅家族在吳地世代為官,不過都是擔任的郡縣小吏,這也是孫氏家族寒門的由來。

之所以當地人又將孫氏家族與豪族聯係在一起,乃是因為雖然孫氏世代在吳地擔任主簿、從事、校尉等小官,卻是掌握實權的,時間一久,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

孫堅當初興義兵之時,就是其弟孫靜集結宗族子弟五六百人作為基礎隊伍,可見他們家族勢力之大,稱之為地方豪族完全沒有問題。

而在漢末這種注重門第家世的時代,孫堅能做到一方太守的職位,已經是極限。

想要更進一步,就要通過其他的手段了。

孫臏知道在這樣的大爭之世,中原以及其他比較富裕的地區必然會打得頭破血流。

如果他們能因此得到嶺南地區的大片土地與民心,對整個孫氏家族來說,絕對是一筆巨大財富。

當年的秦帝國不也是占領了巴蜀地區,有了穩定提供糧食、人口的大後方,才能東出函穀關,與其餘六國爭雄。

劉邦也是擁有了穩定的後方巴蜀與三秦之地,才能在不斷與項羽的戰敗中最終翻盤。

孫策與周瑜剛要答應,就見孫臏繼續說道:“孫將軍是朝廷任命的長沙太守,穀永亦是朝廷任命的鬱林郡太守,按理說我們南荊州的軍隊沒有正當的理由是不能進入嶺南地區的。

如今大軍進入鬱林郡,我們要以反賊項羽占領南海郡為借口,協助交趾刺史士燮防守整個嶺南,以此來阻擋項羽繼續深入。

你們要記住,鬱林郡最南端的臨塵縣是重中之重,無論是從交趾郡前往合浦郡或是蒼梧郡,還是從這兩郡前往交趾郡,鬱林郡南端的臨塵縣都是必經之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