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太守可不要誤會我們,孫太守得知嶺南地區不但有江東的反賊攻陷了南海郡,還有夜郎國的大軍竟然敢侵犯大漢的邊疆,這才親自率領大軍南下支援嶺南諸郡,可沒有趁火打劫的意思。”孫臏立刻矢口否認道。
孫臏可絕不會承認他們荊南的軍隊進入嶺南是打著奪取彆人根基的事情,就如同原本曆史上的劉玄德入蜀一樣,他也是打著支援劉璋,抵禦張魯與曹操的旗號,才率領大軍進入蜀中的。
雖然大多數人心底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但是卻不能在明麵上承認,否則必定有損自己的聲望。
在這個時代,有時候名聲甚至超過了性命,不得不讓許多人謹慎從事。
穀永也知道如果對方先派遣大軍圍住布山縣城,在派遣使者入城交涉,自己投鼠忌器之下,隻能選擇向對方投誠。
雖然如今布山縣城內也有兩萬餘士卒,但是他可不認為自己麾下的軍隊是孫堅這支荊南猛虎的對手。
對方可是就算麵對大魔王董卓,也能取得不菲戰績的狠人!
如今孫堅先派使者來此,然後大軍才向布山縣而來,算是先禮後兵了。
穀永壓下自己心中的不滿,向孫臏請教道:“伯靈先生,我還有一個疑問,比起南方的嶺南諸郡,荊州北部以及豫州各郡無論是土地的肥沃、城市的規模、人口的數量、經濟的發展都是我們遠遠不如的。
你們為何放棄更好的地方,選擇更偏遠、道路難行且貧窮落後的地區?”
“真能選擇更好的地方,誰又願意千裡跋涉來到南疆這幾乎與中原隔絕之地呢?
我們之所以南下進入嶺南,原因有很多。
與我們荊南四郡接壤的無非是荊州北部的南郡、江夏郡,揚州的豫章郡,益州的巴郡、牂牁郡。
益州的巴郡與牂牁郡就不說了,熟知地理的都知道從武陵郡進入這兩郡之地,山高水遠,蜀道之艱險,隻要益州方麵派遣一支規模不大的軍隊守住涪陵與故且蘭,我們的大軍幾乎寸步難行。
豫章郡的情況與巴郡、牂牁郡相似,長沙郡進入豫章郡的道路並不比進入益州好走多少。
其實我們最好的進攻方向是占領荊州全境。
然而荊州刺史劉表不但是漢室宗親,而且麾下的荊州水軍皆是精銳。
荊州北部水路縱橫,沒有足夠的水軍,難以拿下。
孫太守雖然出身吳地,但是麾下大多數將領皆來自北方,暫時還不習水戰。
而且我們如果進攻荊州刺史劉表,那與公然反叛沒有任何的區彆。”
孫臏有句話沒有說出來,豫章有項羽,荊州有鄧禹、曹參。
與其硬碰硬,明顯南下嶺南更為妥當。